汉匈新秩序的形成和崩溃

汉朝和匈奴从汉高祖一直到汉宣帝,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两个国家打打停停,相爱相杀许久,汉朝打不动了,匈奴也四分五裂。这对冤家都开始寻找另一个相处方式。但首先,匈奴要解决内部问题。

匈奴的指挥棒交到呼韩邪单于的手中,这是一个很烂很烂的摊子。呼韩邪虽然贵为单于,却只能算是五分之一的单于。他的对手,是和他平起平坐的屠耆单于。

汉匈新秩序的形成和崩溃

西汉末年形势

匈奴回光返照式的统一大业

一个重病将死的人,在短时间内忽然神智异常清醒,似乎有了好转的迹象,在中医看来,这就是回光返照。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匈奴国现在已经是重病将死的局面,呼韩邪单于的出现,在一段时间内,的确让匈奴焕发出新的生机,甚至居然可以让匈奴再次统一,虽然这种统一昙花一现,好歹也缓解了匈奴的矛盾。

呼韩邪单于的最大对手是屠耆单于,而屠耆单于的最大对手是他自己手下的骄兵悍将,一连串军事行动终于结束,屠耆单于终于解决了内部矛盾。当他再次审视自己的老对手呼韩邪单于的时候,发现,对手已经今非昔比。

大概因为内耗实在太严重了,呼韩邪单于在他刚刚解决内乱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于是,屠耆单于就死了。然后,呼韩邪单于就从名义上统一了匈奴。胜利来得太简单,也太快,只是也过于不稳定。这时候,在西部出现的郅支单于,依然和他平起平坐。

顾不了这么多了,至少郅支单于还没有威胁到呼韩邪单于的安全,匈奴到底走向何方,匈奴的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

观点一,投降汉朝,因为现在匈奴内乱刚刚结束,元气大伤,而汉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只有依靠汉朝,才能威慑郅支单于,才能自保。

观点二,独立发展,因为汉朝虽然强盛,但匈奴也不是白给的,民风彪悍战斗力强,更主要的是,汉朝就算再历害,也不可能吞并匈奴,还不如独立发展。

这两种观点,在匈奴内部吵得不可开交,虽然呼韩邪单于属于亲汉单于,也向汉朝表达了善意,获得不少好处,但投降汉朝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实在不敢轻易下结论,直到郅支单于被陈汤砍了脑袋。(参见拙作《犯我强汉,虽远必诛,郅支单于懂了》)

郅支单于的死,让呼韩邪单于彻底冷静下来,他明白了一件事,只有投降汉朝,才是匈奴唯一出路。

那么,汉朝这时候对于呼韩邪单于又是什么态度呢?汉朝很高兴,也很放心的接受呼韩邪单于的归顺。在和呼韩邪单于的外交交往看,汉朝确定了呼韩邪单于的亲汉态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当郅支单于的人头被砍了下来,这件事已经做实。

呼韩邪没有实力去对抗汉朝,没有想法去抵抗汉朝,更没有胆子对抗汉朝,这种“三无”单于,是汉朝求之不得的。

汉匈新秩序的形成和崩溃

昭君出塞

汉朝的礼遇和慷慨

汉朝向呼韩邪单于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不但以最高的礼节规格招待呼韩邪单于,还赐给单于个人大量的礼物,礼物单被载入史册:

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戾绶、玉具剑、佩刀、弓一张、矢四发、棨戟十、安车一乘、鞍勒一县、马十五匹、黄金二十斤、钱二十万、衣被七十七袭、锦绣绮縠杂帛八千匹、絮六千斤。

这一连串礼物,仅仅是呼韩邪单于个人的赠品,对于匈奴的子民,汉朝也相当慷慨,送了粮食三万四千斛,按照汉朝的单位来看,换算成现在,一斛是120斤,而汉朝一次性就送给了匈奴408万斤粮食。这可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

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二年、呼韩邪单于又来了,除了以上的礼物以外,有送给呼韩邪单于衣百一十袭,锦帛九千匹,絮八千斤。第三年,呼韩邪单于说匈奴人却粮食,汉朝再次送给匈奴两万斛粮食。送粮食、送丝绸、送钱财,汉王朝的慷慨,让呼韩邪单于如沐春风一般,安安分分的投降了汉朝。

汉朝的慷慨,可以看成是一种怀柔的政策,一种奖励,但无休止的封赏,并不能完全满足呼韩邪单于,于是,在汉元帝即位时期,呼韩邪单于开始要和亲。

汉元帝对于和亲一事并不方案,也没有出现什么样的岔子,于是,派宫女王蔷,扮成了公主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这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和亲也满足了,按道理说,事情已经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但呼韩邪单于依然觉得不够,他开始得陇望蜀。这个请求,差点几乎可以毁掉汉朝的江山社稷。

呼韩邪单于想要汉朝撤销边塞的防御。他昏了头,或者说,呼韩邪单于的心理依然包藏祸心。如果放到汉武帝时期,一旦呼韩邪单于提到了这样的要求,等待呼韩邪单于的,不再是粮食金银,而是骑兵和马刀。只要一个冷静的人都会明白,这才是汉王朝的命门所在。钱可以铸,粮食可以种,丝绸可以纺织,这些都可以给匈奴,而且要多少都可以给,但防线一旦失去,整个中原王朝的大门完全向着匈奴敞开。就算是呼韩邪单于没有祸心,汉王朝也不可能放弃。

汉朝守住了最后的底线,却也埋下了危险。匈奴人真的可以归化吗?或者说,匈奴的投降,真的可以相信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汉王朝的怀柔政策,让八方宾服,但如果呼韩邪单于死了,换了其他的单于,他们还会亲汉吗?还会不会和汉朝发生战争?一切都是未知数。

汉匈新秩序的形成和崩溃

汉宣帝

新规则的建立和实施

汉朝需要制定一个新的规则,和以往都不相同的规则。虽然在国际争端中,规则就是一纸空文,实力才是一切,但以目前的情况看,面对着已经归降的匈奴人,汉王朝不得不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首先,汉王朝必须确定汉朝和匈奴的国界。汉朝很清楚,匈奴的投降,顶多算是一种投靠,呼韩邪单于依旧是单于,匈奴依旧处于独立的地位,归附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归附。这样的条件下,划界变得非常困难,汉朝的底线不能破,还不能让呼韩邪单于不满意,除了呼韩邪单于外,匈奴盘踞在漠北,依然有相当大的势力。汉朝必须通过划界,平衡各方势力。

汉朝和南匈奴的边界,以长城为界,南匈奴和北匈奴的边界,以阴山为界。于是,汉朝退回了长城以内,阴山南麓,河套一带,成了南匈奴繁衍生息的地方,作为报答,南匈奴成为汉朝的雇佣兵,也成为抵御北匈奴的尖兵。

对于这次的界限划分,从战略角度来看,让匈奴变成南北分立,利用南匈奴削弱和制衡北匈奴,让汉朝北部边境恢复和平状态,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史料上对于这种政策的好处,也不吝溢美之词:

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奋击之威,直匈奴百年之运,因其坏乱几亡之厄,权时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单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对于汉王朝来说,确定各自疆域,分立匈奴,实现边疆和平,让汉朝获得巨大好处。但如果南匈奴也要谋反,汉朝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一点,汉朝似乎还没有完全想明白。但也在尝试结局这个问题。这就是汉朝第二个规则,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称为护照制度。或者可以成为边境管理的四点要求:

中国人亡入匈奴者,乌孙亡降匈奴者,西域诸国佩中国印绶降匈奴者,乌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遣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使匈奴,班四条与单于,杂函封,付单于,令奉行,因收故宣帝所为约束封函还。

这四点要求,可以看成是对匈奴的有力约束,归根到底只有一句话,限制匈奴的人口数量。

按照匈奴的特点,他们逐草而食,居无定所,为了获得人口,可以攻打其他国家,让各国年轻人成为匈奴人。在汉朝和匈奴百年国战中,大量汉人投靠匈奴,其他像是西域、乌孙、乌桓等国家,受到匈奴欺凌,也有大量人口流入匈奴。这种人口流入,让匈奴实力不断增强,一旦匈奴的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必然对西汉造成威胁。

对于匈奴周边国家流动人口的限制,让匈奴自有人口只能依靠自然繁衍,这种繁衍速度因为匈奴人口基数问题,速度并不快。可以说,西汉王朝的四点要求,让匈奴失去了大量人口来源,也限制了匈奴发展的速度。

从划定边界到规定流亡人口的管理要求,汉朝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效果,汉朝边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局面,这种局面长达六十年。可惜的是,六十年之后这种局面被打破。

汉匈新秩序的形成和崩溃

新莽政权

王莽篡汉以及匈奴的厚颜无耻

从汉宣帝一直到汉哀帝,汉朝和匈奴虽然最高领导人都在变,但和平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但到了王莽时代,汉朝建立的新制度遭到严重挑战。匈奴开始肆无忌惮的攻打周围国家,掳掠人口,乌桓、西域诸国饱受战乱之苦,而这时候的汉朝,已经没有精力管理。

当匈奴渐渐恢复国力的时候,他们的进攻方向,开始指向汉朝边境。

是后,单于历告左右部都尉、诸边王,入塞寇盗,大辈万余,中辈数千,少者数百,杀雁门、朔方太守、都尉,略吏民畜产不可胜数,缘边虚耗。

整个边境死者无数,几乎成为了无人区。更加荒唐可笑的是,匈奴的暴行,却有一个让人愤怒的理由,王莽篡汉。匈奴的单于对边境发起进攻,理由是王莽不是汉宣帝的子孙,所以,匈奴屠杀边境是合理的行为。如此无耻,实属罕见。

更无耻的行为还在后面,当王莽被杀,新莽覆灭,匈奴居然摇身一变,以汉朝的功臣自居,他们对汉朝的上书,不难看出这样的态度:

匈奴本与汉为兄弟,匈奴中乱,孝宣皇帝辅立呼韩邪单于,故称臣以尊汉。今汉亦大乱,为王莽所篡,匈奴亦出兵击莽,空其边境,令天下骚动思汉,莽卒以败而汉复兴,亦我力也,当复尊我!

我竟然无言以对,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说法,杀汉朝子民,边境成为无人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原来不是为了抢劫,屠杀,而是为了汉朝。杀了那么多汉人,居然还要邀功请赏,无耻至极,无耻至极。

匈奴的无耻和暴行,汉王朝记住了,只是实在国家动乱,只能隐忍。西汉灭亡了,匈奴依然存在。许多年后,东汉成立,而匈奴摇身一变,又成了东汉王朝的头等大敌。有什么办法呢?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本来就是同时出现的文明,这种矛盾不可调和,农耕民族无法完全控制游牧民族的地盘,游牧民族也无法从文化上征服农耕民族,即便是匈奴不再存在,鲜卑也会来,柔然也会来,突厥也会来。于是,漫长的战争依然在继续,即使汉朝已经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