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任何知识都是很容易上手,父母的美好愿望都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一切都是So easy!但是现实往往都是特别残酷的,那些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己手上的都是“熊孩子”,无数次在心里默念,亲生的!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邻居家有2个宝贝,大宝是5周岁,小宝是1周岁,大宝刚是要识字,数字等启蒙期。邻居和我抱怨说,大宝在家不愿意学习。邻居给大宝报了英语,数学,写字等培训班,但是这些回家都会有一些作业,在家玩的时间变少了,基本都要用来做各种课后练习,大宝就很不高兴,拍英语视频作业的时候就很无精打采,写字更是低着头,让他矫正姿势,都是很不配合。邻居看孩子的样子,不由一阵火上来,批评他“不上进”“不努力就要落后”‘“以后上学肯定跟不上”“看某某小朋友,已经会20以内加减进位了”听得多了,大宝索性消极怠工,更加无所谓来对待这些学习,邻居说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面对这些学习,怎么让孩子变得有兴趣呢?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先来说说为什么孩子会抵触学习呢?

  •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特别是学龄前,很多技能都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建立的。比如早期的抓球,拍球,锻炼了抓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在和同伴的游戏中,锻炼了沟通能力。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希望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体验,用心去感受。这个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家长总是拿着别人家的“牛蛙”来对比自己的娃,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都会的,特别是在辅导的时候,喜欢用“这么简单也不会吗?”“之前不是教过你了吗?”这种语气来和孩子说话。你试想一下自己,这么小的孩子,面对枯燥的算式,枯燥的单词,怎么会喜欢呢。加上家长的压迫和灌输,会有消极的情绪也是很能理解的。家长特别喜欢超前准备教材,总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可能正在损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 其实不是孩子不爱学习,是还没找到学习方法

学习也是人类的天性,人们通过学习来获得技能,然后通过技能来改变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学习力也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太担心。怕孩子不会学习,只是孩子还没找对方法,或者说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把“要孩子学”变成“孩子自己想学”呢?这看来是个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分解任务,先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开始。既然是想要孩子主动去学,我们就要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在平常的游戏中,学到技能。接下来我介绍下,我实践过的游戏。

01第一个游戏是角色扮演,用情景模拟来改变学习的氛围

这个游戏专治孩子的不愿意做的问题,可以是一个小习惯,可以是练钢琴,口算等等。

玩法:准备一张A4纸,写上要完成的任务

然后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各自的角色。有2个角色,比如是小朋友喜欢的佩奇和乔治。

佩奇说一个任务,要比较有意思的朗读,然后让乔治去做。做完任务再互换角色。

注意点: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要和孩子事先沟通,而不是强迫的,在 游戏中,你先要放下身段,你不是家长,而是一个同等水平的小朋友。游戏双方都要认同的任务,否则失去意义。还有在游戏过程中,家长一定是要演某个小朋友喜欢的角色,最好是做一点道具。可以是乔治的玩具恐龙,佩奇穿的裙子,让游戏更加趣味性。家长的语言和动作要夸张一点,不能死板。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02第二个游戏是“影子游戏”,学会观察

模仿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是他们探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大家可能会在不经意中发现,孩子在模仿家长的各种行为。这个游戏可以是认字,朗读等等。

玩法: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是“影子”谁是“主人”,也可以用骰子的数字大小来决定,形式可以多样化。赢的一方当“主人”,输的一方当“影子”

主人做什么事情,影子都要照做。5分钟或者10分钟为一轮,时间到交换身份。

在玩游戏中,家长不能一直让孩子做有关学习的事情,一定要穿插有意识的夸张的动作啊,让孩子进去游戏的氛围,再插入一些目的性的背诵或者是读书识字。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情况,做不同的设置。演戏是关键。孩子很聪明,可能玩过几次会发现家长的目的,所以游戏要不断变化,同一个游戏的细节也要不断变化。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03第三个游戏是“服务员和顾客”,加强生活技能

家长肯定会带孩子出去吃饭,点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有点像体验生活,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有计算能力,让其参与其中,代入感就会很强。除了在餐厅体验,在家里也可以体验。这个是我们家最喜欢玩的游戏。

玩法: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让孩子把纸剪成相同大小的小卡片,画上不同的菜色,可以是天马行空,不一定是特别真实的。

让孩子参与制作菜单,填上价格,大孩子可以写上文字。家长来扮演顾客,孩子扮演服务员。家长按照卡片上的菜单去点菜。让孩子模拟点菜,上菜,算价格,买单等流程。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这个游戏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沟通,有算术,也有画画创作,更重要的是也能让孩子认识钱,对消费有一定的概念,孩子普遍兴趣蛮大。在玩的过程中,菜色可以换,价格可以换,家长每次游戏中可以设置不同的环节,比如要换菜,比如要点一个菜单上没有的菜,要什么其他特殊服务,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生活技能大大提升。

做了“戏精”父母,我发现,提升孩子学习力只要这三个游戏就够了

每次这个游戏,我女儿的配合度很高,有时候幼儿园回来,会在家里做新的菜谱,增加新菜,在买单算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能对数字有感觉,对买东西这个有更深的体验。

用游戏来提升孩子的学习力,是很好的解决方式,给孩子一点耐心,同时也是给家长自己一个很好的方式,单纯粗暴练习题目,孩子辛苦,家长更加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