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财主"老胡的致富故事

老胡是咱们村里公认的土财主,他与老婆扎根村里,承包渔塘土地经营养殖种植致富,是真正靠“土”赚得盆满钵满的小"财主"。现在我来讲一下他的故事。

从三十年前开始,咱村里就有人三五成群外出打工捞金,老胡那时还叫小胡,也跟人岀去在工地上干了一个多月。

工地上的活既脏又累,工时也长,包工头想多赚钱,对手下民工百般克扣,吃的伙食差,睡的地方更差。小胡看这样耗下去见不到致富的希望,于是工钱都没结到便回家了。

灰头土脸的老胡到家后,因为没有钱交给老婆,被老婆数落了好几天。小俩口静下心来算计,决定从此以后不外岀打工了,就在家栽田种地养家糊口过安稳日子。

九六年那年,村里搞土地种植结构调整,我们组有近百亩临湖的低洼田,因为种水稻不保收,被村里挖做鱼塘发包,我们村民小组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没人愿意包渔塘,邻组的小胡便承包了其中一套带哺花池的大鱼塘,从此开始了他艰辛的致富之路。

小胡在大池里养成鱼,两个附属小池中育鱼苗,还自已动手在渔池边建猪圈鸡舍,养了几头猪和几十只鸡鸭。渔池四周的畦埂被充分利用,种满了草鱼吃的黑麦草,还有猪禽吃的六月莴麻菜等。

小胡俩口搞循环立体养殖,当年就取得比其它养殖户高得多的效益。以后,小胡依靠这个渔塘赚取的原始积累,不断流转兼并周邻效益不好的养殖户渔池,四年后,他拥有了四个大渔池,六个附属哺花池(养鱼苗),五十多亩养殖水面。这时,他变身养殖小老板了。

不过,他这老板从不雇工,什么活儿都他夫妻俩自已干,遇到拉网捞鱼需要人多的活儿,也是与养殖户们换工。

小胡养的鱼又肥又大,卖相好。他卖鱼也很精明,市场上货源紧缺价位高时他就捞卖,有空时还自已到市场摆摊直接卖给消费者,所以他养鱼的收益在当地同行中绩优。

小胡的渔塘管理也堪称一流,从没发生过被水冲跑鱼和被盗鱼情况。渔塘的泄水口,平时他筑得严严实实。需要泄水时,他在口子上拦两层细密的钢丝网。

他养有两只看家狗,担负防盗护塘职责,日夜巡游在塘堤上。有一次,一只鱼鹰在他的渔塘上空盘旋,可能是发现了猎物,当鱼鹰要俯冲下来叼鱼时,震撼的一幕发生了:两只狗对着鱼鹰狂吠,有一只竟还飞跃下水驱咬,吓得鱼鹰狼狈不堪飞逃了。

小胡俩口不只是单搞养殖,四邻八舍外岀打工了,承包田地也乐于托付给他家耕种,这种不用流转费的田地,小胡捡漏了四十多亩,外加自已家的承包田地十多亩,小胡俩口共种了五十多亩田地,全部种上了稻谷棉花油菜等农作物。

小胡俩口在慢慢变成老胡俩口的辛劳岁月历程中,很少有人见到他俩闲着的身影。当然,勤扒苦做也有丰厚的回报,他从原来经济上捉襟见肘,后来跃升为全村人都羡慕的富裕家庭。

后来,小池塘里养的鱼市场上不怎么受欢迎了,价格下跌。鱼塘养殖久了,塘泥中的毒素也逐年增加,塘鱼也容易生病死亡。老胡决定将鱼塘改种香莲,并套养龙虾。

这次真让老胡赚大了。

那几年香莲价格高,龙虾也走俏。老胡俩口喜得合不拢嘴,赚的钱比村里在广东开小厂的老板还多。就是这样,老胡还是闲不住,一有空余时间,他会拿着一把特制的貌似洛阳铲的铁锹,到周边田野里掘鳝鱼泥鳅,或者去附近无人管的沟港汊中放笼捕捞野生龙虾。可别看这小打小闹,这些野生的水产卖价高,小积也能攒大钱啦!

以至于乡亲邻里们都夸他说,老胡是个机器人,能捞的钱都被他捞尽了。

去年底,老胡的鱼塘养殖承包合同已到期。本来他还想续包,但鱼塘土地的原主人们看他赚了钱,都想自己干,老胡俩口只好依依不舍地搬离了这处鱼塘栖所,回到了他新建在老宅基地上的豪宅家中。

今年初我回家省亲,老胡俩口热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家的新房建得高大气派,雕龙画栋,房中摆设的家具也新颖时尚,估计花费不少于五十万。此外,老胡还有不少的存款,至于多少是他的财产隐私,我不便多问。

在丰盛的餐桌上,老胡拿岀他女婿从深圳带回珍藏几年的好酒,与我还有别的发小一块共饮,分享他扎根村里致富的喜悦。

老胡俩口扎根村里勤劳致富,让那些说在农村挣不到钱,看不起种田的人们应该省思,在农村创业发展,照样大有作为。现在,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村里的水电路,水利排灌沟渠都焕然一新。

今年,年过五旬的老胡又流转了村里别的农户几十亩耕地,他钟情于村里的田地泥土,他们俩口还要在家乡的田野上继续耕耘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