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哭诉之后,涨声一片!刚需者何去何从?

尽管不愿相信,但事情还是发生了!疫情过后,房价不降反升,当前一片喊涨之声,那些期盼着房价能因疫情得到控制,趁机上车的刚需者,可能又要失望了!

楼市:哭诉之后,涨声一片!刚需者何去何从?


最近,应朋友之邀考察了当地的几家楼盘,转了一圈之后,发现这些楼盘俨然已经从春节之后的萧条景象中慢慢走了出来,又变得热闹起来,前来看房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对于人们关心的房价,许多楼盘相继打出了涨价预告,有的楼盘声称要在几天后每平提升三四百元,有的则扬言一周后每平上涨近千元。

楼市经过短暂的低迷之后,似乎又恢复了元气,重新拾起了霸气,这到底是真实的市场反映,还是营销者的故作坚强?

要知道仅仅是在一个月之前,楼市还是一片愁容之色,包括地产从业者在内的众多人,都对今年的楼市行情持悲观态度,有些看空者甚至预测今年个别城市的房价不排除大跌的可能性。

大家之所以不看好今年的楼市,原因也很简单。

其一,楼市经过近几年的飙涨,疲态尽现,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上涨空间,高房价需要长时间的顶部震荡才能被消化。

其二,一场罕见疫情的发生,对于房地产行业影响巨大,很可能会成为房价的拐点和分水岭。

前些日,迫于形势,一些开发商和房地产机构纷纷呼吁救市,而且表示应当把拯救楼市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

但从现在来看,这种哭诉大约只是一种假象,房地产大约还没有到急着做人工呼吸的地步。

非常时期,地产销售方并没有走许多购房者认为的“以价换量”路径,反而用涨价的方式来应对困局,这的确有些出人意料!

地产销售方之所以反其道而行,总结起来,大约有几个主要原因:

一,近几年房价大幅上涨,无论对购房者还是销售者,都形成了心一种思维惯性,认为房价会只升不降。

二,在楼市当中,向来就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显然,销售者都深谙此道。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以价换量”往往会出力不讨好,而涨价却能激起大量的追涨者,既保住了溢价又带动了销量,何乐而不为?

只是在房价高位阶段的喊涨,更像是一种死扛,是否还能像先前一样屡试不爽,现在还不得而知。

从种种迹象来看,企图用涨价的方式,刺激购房者的饥饿感,从而带动销量不容乐观。现在虽然许多楼盘已经放出风来要涨价,但并没有带来抢房潮,成交量仍旧低迷。

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当前的房价与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价值洼地效应早已经消失,换句话说,房价已经大大超出了许多人的购买能力,这才是导致成交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所在。

照有些从业者的话讲,目前不少地方的房价已经到了“去刚需”的程度!尤其是在不少城市的热点区域,高昂的房价都早已经把刚需者赶出了市场,许多人只能奔向偏远的郊区,或者更小一些的城市置业。

楼市:哭诉之后,涨声一片!刚需者何去何从?


当楼市只剩下炒房者在博弈,楼市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这不仅与楼市“只住不炒”的定位完全背离,高房价也势必会失去支撑。

尤其让人关心的是,面对涨价喊声又起的楼市,刚需者将何去何从?

如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当然可以去挑选称心如意的房子入手。但对不少刚需者而言,当前房价可能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那么不妨耐心地等一等。

楼市:哭诉之后,涨声一片!刚需者何去何从?


与其追涨,不如观望,等待房价出现“买点”,等待自己的收入提升到能与房价相匹配。我们必须明白,对于当前的楼市,踏空的风险并不大,一定会有更好的购房时机出现。

楼市痛哭之后就喊涨?刚需者大可泰然处之,安静地看其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