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引起了业界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国漫的日益强大,也真心为我们自己的动画能够有这样好的制作水平而高兴。

但更吸引我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隐喻和想要通过影片传递给观众的价值观。在哪吒这部影片背后,折射出两个家庭、两对父与子的不同相处模式和教养模式,而这也恰恰是现实中很多家庭的缩影,能够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哪吒和敖丙代表着两种典型的孩子,哪吒是“坏”孩子,敖丙是“好”孩子,但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从小被外界操控,缺失自我且孤独。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李靖和龙王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家长,李靖夫妇是能够无条件接纳孩子,能够给予孩子爱和自由,从而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家长代表,而龙王则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操控孩子自我的家长代表。虽然他们都爱着孩子,但却因为他们对待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在冥冥中给孩子设定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脚本。

哪吒和敖丙都背负着原罪,原生家庭也并不尽完美,一路上的委屈和苦难也如重山压心头,但却不影响他们最终找到自我,勇敢成长。

那么,这两个孩子,是如何受着命运的操控渐渐疯魔?又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找到自我,最终逆袭?我们又能从这两对父子身上学到些什么?我想,《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会给我们答案。


哪吒篇: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代表着调皮捣蛋、难以掌控、破坏力强的“坏”孩子, 被外界贴上“妖魔”标签一再打压。

他精力无穷、顽劣调皮,破坏力强。三天两头偷跑出去,在镇子上恶作剧,吓得村民闻风丧胆。但他终究是个小孩子,他柔软天真的一面,不知你是否可以看到?

他外硬内软、勇敢善良、重情重义。不顾一切英勇解救被海夜叉抓走的小妹妹,遇到敖丙后,他唯一的心愿就是邀请敖丙来参加他的生辰宴,怕敖丙不认识路,还细心的给他画了一张地图;

他,用真心对待敖丙,就算在与命运抗争的最后关头,他也一直给敖丙留存生的希望,因为,敖丙是他唯一的朋友。

所以,撇去“魔童”的成见外衣,哪吒顶多是一个精力过于充沛、情绪激烈一些、又带点小聪明的小捣蛋鬼。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一、亦正亦邪:是否,这样一个小孩童生来就是魔?就注定要受众人唾弃?

从他出生那一刻,村民们就排斥他、责难他,给他贴上魔童的标签打压他,因为他生来带着原罪,但如若可以选择,谁又愿意背负这原罪?殊不知,众人对他的歧视和污蔑,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时候,他溜出去玩,还没有施展破坏力,一个可爱天真的小女孩刚伸出手想邀请他一起踢毽子,却被大人拦住,喊着妖怪来了四散逃走。小女孩眼里,哪吒和邻家小哥哥并无两样,可在村民眼里却如洪水猛兽。你可见小哪吒委屈的小拳头纂得紧紧?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生辰宴上,被他救下的小女孩殷殷目光看向他,喊着他小哥哥,哪吒停下想靠近她,小女孩的哥哥却把她一把抱走,向哪吒投以异样的目光。你可见哪吒空洞的眼神里已满是绝望?

哪吒为什么会变成“魔童”?他自己就说的很明白了。

“他们说我是妖怪,那我就做个妖怪给他们看!”此时的哪吒,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他叛逆的任由自己活在了别人嘴里。

正如现在很多小孩子,可能因为诸如调皮捣蛋、成绩不佳、不想按照家长或老师想法做事等等原因,就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从此他们做什么都是错,渐渐被逼到一个不被看见不被接纳的阴暗角落。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二、命运伏笔:没有被接纳的孩子,他所背负的问题和痛苦,你难以想象。

旁人只看到哪吒顽劣捣蛋,破坏力强,人人敬而远之,可他们看不到,因为大家的不接纳、不认同和一再的忽略事实贴标签,小哪吒的内心已经是伤痕累累,这些经年累月无以发泄的怨愤生生把他逼成了“魔童“。

1、表面上不屑,内心深处却极度渴望认同。虽然嘴上不屑于村民们的认同,但他的行动还是说明了一切。他争着和敖丙解决被海夜叉偷走的小女孩,一心希望用打败妖怪这一举动来证明自己。

2、带着求认同的执念,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力过猛。为了斩妖除魔,他不惜毁坏所有房屋,消灭了妖怪,却也伤及了百姓。为了找出海夜叉的藏身之处,不惜打坏了每一个水缸。稍微有些不如意,动辄就放声嘶吼、使用暴力,哪怕是对自己亲近的人。

3、极度不自信,希望大家能认同自己,却又不相信自己会被大家接受,内心纠结对立。

提到陈塘关的百姓要来给他庆生,他的第一反应是激动的跳起来,随即又立刻低落下来,说,他们来给我奔丧我才信。

4、深入骨髓的不配得感,面对温暖、赞美和爱,不能坦然接受,第一反应是害怕、拒绝和不相信。打败海夜叉解救小女孩后,小女孩举着毽子走向他时,他频频后退,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妖怪,不配得到小女孩的喜爱。

4、一点点温暖,就让他掏心掏肺感动不已。落日下,一同打败海夜叉的哪吒和敖丙在海边踢毽子,踢着踢着,哪吒哭了,因为这是从小到大,除了娘亲外,第一次有陌生人愿意陪他踢毽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小小的举动,他就认定敖丙是他唯一的朋友。

5、对周边的人和环境失望甚至绝望,丧失活下去的热情和动力。村民们不相信妖怪是他打跑的,甚至污蔑是他抢走了小妹妹,嫁祸于妖怪。他好不容易燃起的向善心火就这样被无情浇灭。

细数他的艰涩,成魔这一路,真的好委屈。哪吒这个小孩童已经无力承受了,走到这一步,他连反抗和挣扎的欲望都丧失殆尽。再看看,现实中那些有着和小哪吒一样特点的成年人,他们的小时候,是否也有过这一段类似的晦暗之路?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三、父母救赎:爱和自由才是照亮孩子找到自我的那道光。

原罪也好,不被接纳也罢,在哪吒承受着极大痛苦的同时,李靖夫妇也是心如刀割。在帮助哪吒找到自己并被世人认同这条路上,李靖夫妇一直在努力尝试各种方法,爱之深时甚至不惜一命换一命。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始终看见和接纳这个孩子,坚定的站在他身后。

帮助他建立正面形象,从而改变众人对他的坏印象。让哪吒拜太乙真人为师,学习斩妖除魔技术的同时,修行打坐磨练心性。在生辰宴当天,李靖挨家挨户磕头把村民们请来,只为揭开哪吒打败海夜叉的真相,让大家能够真正接受哪吒。

一命换一命,帮哪吒铺好成长的路,扶上马再送一程。如果一死是注定的,那么李靖宁可用自己一命换哪吒一命,这无需任何理由,血脉亲情相连,只因他是我儿。

也正是在这样的举措下,哪吒回头看时,才深切了解到,哪怕遭到全世界的敌对,他的身后仍有两个人在坚定不移地爱着他,在以生命的代价为他努力。

是的,一个孩子在最初的时光里,如果被父母无条件的爱所滋养,那他会一直循着爱的光奔跑,哪怕日后的路艰险再多、磨难再多,他也总是能找到照向他的光亮。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四、自我觉醒:爱的力量催人醒悟,魔童长成不向命运屈服的铿锵少年

与其说是哪吒在和自己的命运抗争,不如说是他用真实的自我,在收服各种非议、轻视和不接纳。

1、被爱照亮,这是找到自己的开始。看到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后,哪吒终于明白父亲为他所作的一切努力的价值,他也终于能够控制自己体内的强大能量,他坚定的告诉自己,乾坤圈不能全开,他还需要留一半的意识,去保护自己爱着的人。而这,其实也证明,哪吒已经开始找到自己。

2、将父亲的教导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完全找到并接纳自己。生辰宴上,李靖告诉哪吒,你是谁,你要自己说了算。在拯救陈塘关的危急关头,敖丙劝他放弃,他却大声的向命运喊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他甚至能肩负起对自己生命的主动权,把父亲给他的移花接木符轻轻捻成灰吹散在风里,他自己的命要自己扛。

到这一刻,哪吒才真正领悟,这个世界上,能够放弃自己的人,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如若自己都不放弃,那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命中注定。而这沉重的命运巨轮,在坚实的自我面前,也是奈何都碾压不过去的,

3、拯救自己只是开始,被自我夯实的强大力量开始影响他人。面对同样被命运牵制的敖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因为这是父亲给他的滋养和解救,他要拿出来拉一把自己最珍贵的朋友。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没有自我的人,就像泥娃娃,长成什么样全由外界捏造和操控,就像最初的哪吒,众人说他是妖,他就做个妖给大家看。而拥有自我的人,就像铁娃娃,任凭外界评价如何变化,自己都岿然不动,面对打击也能不屈不挠的反击,就像最终的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这样坚实的自我,从哪里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首先必须来自于父母的教育。而也正是因为李靖夫妇对哪吒坚定的爱和接纳,以及一直以来对他的言传身教,让哪吒最终找到了自己,甚至帮助了朋友。可见,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最初对孩子的教导和滋养是多么重要。


敖丙篇:卸下枷锁获新生

敖丙代表着天生优秀、听话乖顺的“好”孩子,背负着家族的梦想,而无法做自己。

相比生性顽劣、人见人躲的小霸王哪吒,敖丙手上的牌似乎好一些。他有灵珠护体,武学精进,是公子如玉的大好形象。但那又如何,他的命运好像也由不得他自己主宰,在登天庭封天神的家族梦想下,他也只是一个傀儡,大家不会关注他的感受,只会关注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一、负重前行:背负着家长的梦想和巨大期望的孩子,能走多远?

因被控制而努力,因被控制而孤独,因无自我而扭曲,敖丙内心的孤独绝望是否有人能理解?

表面优秀,内在自卑和孤独。他的世界是以实现家族梦想为轴心运转的,他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能交朋友。 他是龙王的儿子,更是家族的工具。

心性扭曲,面对困境,行动极端不理智。敖丙出发前,整个龙族将自己身上最坚硬的一片鳞甲扯下,为他织就万龙甲。但对于敖丙而言,披在他身上的不是万龙甲,而是整个家族的压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也正是因为这份来自于家族的沉重期待,压得敖丙再也没有回头路,在最后关头,他居然做出水淹陈塘关的错误决定。与其说这个决定是他做的,不如说是整个家族为他做的。

这一幕是否非常熟悉?如今多少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再竭尽所能给孩子加码。他们不爱孩子吗?不,他们爱。他们爱的都快把自己掏空了。但他们依然不明白,为何用心良苦到最后会换来孩子的冷漠和扭曲。因为孩子被剥夺了自我,又背负了过高的压力。这无异于先把孩子推到悬崖顶端,再给孩子背上千斤重石,孩子苍白的内心根本承受不住啊。

二、以爱传爱:好的教育是一场我们看不见的爱的接力

最后,是哪吒把敖丙从魔化的边缘拉回来。哪吒不仅保住了陈塘关,更保住了敖丙。他没有刺死敖丙,反而把敖丙骂清醒了。而敖丙也做到了,最后,他选择坚定地站在自己和哪吒这一边。他冒着生命危险闯进天雷里,用万龙甲守护唯一的朋友哪吒,两个人一起抵抗命运巨轮。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所以,我们一谈再谈的教育的意义究竟在哪里?电影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李靖夫妇用爱和自由滋养孩子,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哪吒最终扛起了自己的命运;龙王用自私的爱绑架孩子,敖丙成了任人操纵的傀儡。

无私的爱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才会滋养孩子,并让他们学会完全对自己负责。然后他们才会身体力行地把继承到的好品质传播出去,这股被传播出去的力量,也极有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命运的改变。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


全剧终:人生一趟,我们终须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最后,曾打击、轻视、污蔑哪吒的村民们纷纷就地一跪,这一跪,代表着他们对哪吒的看见、致歉和感恩,这个不被看见的小孩,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座山,哪吒翻过了。这是哪吒与自己的和解,也是哪吒与众人的和解。尽管和解并不意味着此生坦荡,但和解意味着,他终于可以找到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抗衡的方式,他此后的路,就算没有父母的庇佑,也有办法可以走下去,内心再也不会流离失所。

仙魔一念间,爱化万古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窥见的教育观

影片落幕,但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哪吒之魔童降临》不仅只是编剧紧凑、制作精良、场面恢弘、台词热血那么简单,我更从里面看到了对家庭教育现状的剖析,对原生家庭、的反思,对父母之爱该如何给予的反思。

在童年时就不被接纳、没有自我的孩子,灵魂是苍白的,而这会演变成他生命的底色,后续要用极大的代价才能修复。

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向善的力量,只有予孩子无条件的看见和接纳,用爱和自由滋养他们,才能帮助孩子找到这股力量。

家长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会给孩子穿上无形的铠甲,抵抗以后的风雨。

家长的界限要清晰,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过高的压力和期待会摧毁了孩子的意志。

外界的评判,尤其是不公正的评判,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和家长需要多给孩子一些多元化的成长空间,不要轻易去评判和妄断了一个孩子的潜力。


每个父母都曾是孩子,每个孩子也会长成父母。你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也将如何对待他们的孩子,如此,便是一个家族轮回的命运。而你要谨记,你命由你,不由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