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附中付曉潔:2019年,認識你自己的影響力

(來源:教育頭條)“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不太對,我不完全認同,也許有不少的學生是教不會的,但我相信不會教的老師也一定不在少數。”這是付曉潔校長說的一句話。都說“教師隊伍建設不是軟件建設,是學校中最硬的硬件建設,為什麼?”、“很多人認為課改就是把時間還給學生、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都還給學生老師做什麼?”、“教師教、學生學的關鍵是教師教會學生學習,而教師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學生會不會學呢?”

二外附中付曉潔:2019年,認識你自己的影響力


帶著這些問題,付曉潔校長最近像讀武俠小說一樣,連續讀完了澳大利亞教育學家約翰•哈蒂教授寫的《可見的學習》、《可見的學習》(教師版)、《可見的學習與學習科學》和《可見的學習在行動》四本書。進入假期,付曉潔校長把這四本書推薦給大家,並給出了以下推薦理由:

1、四本書自成系統

《可見的學習:對800多項關於學業成就的元分析的綜合報告》的出版引起了整個西方教育界的轟動。在英國,這本書被譽為“教育聖經”,《泰晤士報教育副刊》稱哈蒂發現了教學的“聖盃”;在德國,被譽為教育者的《哈利·波特》,《明鏡週刊》認為哈蒂的研究使教育改革的討論“回到事情本身”。第二本,《可見的學習——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習》延續了“可見的學校”這一主題,進一步澄清了教師所應承擔的角色和職責,為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了通用的心智框架,併為每一個框架列出了詳細的檢查單。對教育教學的複雜性、結構性和深刻性產生了更深的認識,提出“可見的學習”即是教育者及學習者要知道自己的影響,教師要成為自己教學的學習者,而學生要成為自己學習的教學者,這才是有效的教與有效的學的本源。教師應該思考他們正在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作用,並找到有關這一作用的可靠證據。《可見的學習與學習科學》融合“可見的學習”的基本理念和學習科學的前沿研究,闡述了學習的主要原則和策略,它解釋了學習為什麼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又很容易。《可見的學習在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大規模的教育實證研究如何轉變為案例研究和真正成功的實踐。

2、四本書譯者專業

教育類的專著,翻譯的水平直接決定讀者的閱讀體會。四本書中的三本,均由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所彭正梅教授翻譯,彭教授在比較教育學,德國教育學,西方教育哲學,知識論與課程論研究領域頗有建樹,有十餘部譯著的翻譯經驗,讀這幾本書的感覺,一是譯者與作者相當熟識,對作者的研究成果認同且理解到位;二是從專業的視角把握原文與譯文,便於讀者理解;三是尊重原作者,原汁原味呈現研究成果。

3、四本書最大特點:不是“紙上談兵”

約翰·哈蒂博士告訴我們科學的教育研究該怎麼做。運用元分析的統計技術,耗時15年時間,涉及2.46億兒童的教育實證研究,900餘項元研究,聚焦學生、家庭、學校、教師、課程和教學六個範疇。他向人們展示了教育“科學化”的一種可能路徑,即收集教育領域的龐大數據,找出最有效的或者成本效益最高的干預措施,以此影響教育政策的制定,進而盡最大可能地改善教育系統。“可見的學習”研究及其學術話語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實踐。

約翰·哈蒂博士提到教師的三個基本原則:培育和挑戰他們的智力和想象力,達到一種不被自我的極低期望所矇蔽的境界;用仁愛和移情去關懷,用真正的尊重、開明的紀律和想象力去引導;最大程度的發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能夠貢獻和共享社會生活的成果。我想這三個原則,無論是教師、學校還是家庭、社會,都是值得達成共識的基礎。

哈蒂教授設計了“可見的學習+”項目,採取結構化的學校改進模式,組建學校指導聯盟,制定詳細的時間表去監控各種措施的落實情況,讓那些基於證據的新活動成為學校日常運作的常規事項。他提出的教師行動研究的“凱米斯程序”,即“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再計劃”,進行了改良和具體化,形成了一個他稱之為“影響循環”的學校改進模式。

寒假即將到來,買這四本書,靜下心來,連續讀完,必開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