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峰口鎮:防疫生產兩手抓 合作社裡農事忙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4-06 16:30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蔡國然)洪湖市峰口鎮是農業大鎮,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為破解疫情對春耕備耕的影響,該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當地各專業合作社千方百計趕時間,追農時,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

美億(洪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直嶺基地的工人們每天開工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信息登記後,工人們開始勞作,把泡好的黃豆慢慢倒進漏斗,邊加水邊磨製,豆漿順利進入接漿桶,隨後工人們舀起一瓢瓢豆漿灑向水塘,這就是蝦苗的糧食了。

直嶺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流轉土地4200畝,其中水域面積2800畝,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小龍蝦幼苗比往年規格小了許多。恢復生產後,基地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水位調控,搶晴天投餵,肥水育藻,通過精細化管理,儘量降低損失。

位於峰口鎮洪衛村的天城垸合作社3月6日就開始了春耕備耕,打理好育秧拱棚。因受疫情影響,交通不暢,原材料緊缺,無法開展育秧,秧苗上市估計要延遲一週左右。

天城垸合作社現有100個標準育秧大棚,可以滿足5000畝水稻田的秧苗需求。為了按時給周邊農戶提供秧苗,合作社通過追加預算購買營養土育苗,將延誤的農時“追”回來。

從外地採購營養土,同樣面臨著運輸難的問題。峰口鎮委政府積極聯繫上級相關部門,申請開闢復工復產“綠色通道”,這讓合作社理事長張傳明吃下了“定心丸”,也讓周邊等待秧苗的村民放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