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羼”字,你認識嗎?每天多學一個字

最近,看梁實秋的《雅舍談吃》,看得我飢腸轆轆,垂涎三尺。

暫不談天南地北的大宴小食,不談梁老簡約古樸、信手拈來的文風,也不談對梁老滔滔江水般的敬仰,還是先談談看此書時我不識好多字的汗顏。

如有一字“羼”,“有人要薄皮大餡,最好是一兜兒肉,有人願意多羼青菜。”根據上下文,我覺得是摻入的意思,至於音,不敢妄讀。

查字典,chan,聲調為第四聲。

“羼”字,你認識嗎?每天多學一個字

此字現已不常用,若要表達“把一種東西混合到另一種東西里”之意,今多用“摻”字,如“摻入5克水”,“摻雜了私人感情”,“別瞎摻和”……鮮有用“羼”字了。

梁老的“羼”字是那個年代的慣用吧。

同時代魯迅的《孔乙己》也是如此:“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罈子裡舀出,看過壺子底裡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裡,然後放心:在這嚴重監督下,水也很為難。”

為何現在不用此字了呢?

我想大約是字與意難聯繫且筆劃多吧。

“摻”字,提手旁表動作,右邊“參”音,好學好記,形聲字。

而“羼”字,看字不能馬上聯想到摻雜之意。東漢《說文》裡:“羼,羊相廁也。從羊,在屍下。屍,屋也。會意。一曰相出前也。”本義是群羊雜居。後才引申出摻雜的意思。

現在用“羼”字的有個成語“滴水不羼”,不可胡改為“摻”,出自魯迅《朝花夕拾·無常》:“對付別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對自己總還不如雖在陰司裡也還能夠尋到一點私情。”表示十分純正的意思。

因為查“羼”字,意外還知曉了“羼針”,中國刺繡的基本針法,主要運用於蘇繡。參針的一種。又名“長短針”、“擻和針”。仍取“摻雜”之意,這是專業的叫法,應保留“羼”字寫法吧。

字形與它相似的還有個“孱”字,chan第二聲,意思是瘦弱、軟弱,衍生開去,有“潺”(水流流動)、“僝”(愁苦煩悶)、“驏”(騎馬不加鞍轡),一併學習了。

談吃、讀吃、學字,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