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發展到現在,瑞幸“自爆”的衝擊波,遠遠沒有結束!

就在首先“自爆”數據造假後,瑞幸咖啡沒有想到,影響和波擊的層面,會有這麼多和這麼廣!以至於,除了瑞幸發佈道歉聲明外,陸正耀也公開表態,盡全力進行“兜底”了!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已經不在瑞幸的掌控中,也不在陸正耀的掌控中了,目前要做的,唯有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這裡面不但有中國證監會,更重要的是美國證監部門的調查認定,畢竟是美股上市公司。

但從目前來看,對於瑞幸,對於瑞幸的相關高管,很可能會是“凶多吉少”,畢竟造假的事情已經“坐實”,而最後需要明確的,就是涉及的具體機構和個人。

當然,對於瑞幸來說,目前所能抓住的兩根“稻草”:一根就是“自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自首,就要看最後被如何認定;另一根是疫情,因為美國疫情蔓延,這可能會影響調查的進度,或許會給瑞幸留下寶貴的喘息機會。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回到整個事件,從目前來看,第一個大贏家已經誕生,這就是渾水。當然,說渾水值得尊敬,也不算妥當,畢竟都是生意上的事情,只不過賺錢的路徑不同而已。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不過,渾水給我們的反思,應該不止這一點:

首先,A股啥時能夠出現類似“渾水”的機構。很顯然,一個市場的監管和完善,除了監管部門和機構的強大,相關監管法律法規的健全,類似渾水這樣的做空機構,也是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門,而從目前來看,這類機構存在的價值不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投資者權益保護的一大利器;

其次,專業分析師。渾水的做空手法,回過頭來看,確實很簡單,但都很接地氣,曾經被很多所謂的“專業分析師”鄙視,仍為太LOW,不夠高大上,但從結果來看,往往最簡單的手法,往往卻是最有效的,這也讓眾多所謂的“專業分析師”尷尬,再這樣下去,你們的專業,最後都會成為笑話。

看看在瑞幸事件中,渾水的調研方法:

渾水能派人在981個瑞幸咖啡門店裡數人頭、檢查小票;

渾水能把瑞幸的所有高管、董事的個人資料翻個底朝天;

渾水僱傭了92個全職員工和1418個兼職員工調查瑞幸;

渾水累計收集了25843張購物小票;

渾水對瑞幸門店拍攝了11260小時的監控視頻……

而據觀察君瞭解,專業分析師的“高大上”套路,無非就是這些: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公司調研——在富麗堂皇的會議室裡看PPT,與CEO、CFO、董秘、證代等“管理層”聊天吹牛,能不能拿到乾貨,要看分析師的專業猜測能力;

專家調研——請幾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行業專家”,打電話或開個小沙龍,說一堆上市公司都不知道的數據和目標,然後憑空想象估值,可以參考華創證券電話會議翻車門。

草根調研——頂多下載一個App試用幾天,或者買一個商品試用幾次,或者去一個營業場所逛逛,實在不行,就發動周圍同事,問問他們的意見就可以了。

行業論壇——其實大部分時間沒花在論壇上,也沒花在認識業內人士上,而是花在如何結交同行上,所謂的信息共享也就是這樣得來的,結果就是“抱團取暖”。

這次瑞幸事件,就在“自爆”的當天,最搞笑的一幕出現了,力挺瑞幸的158家研究機構,連夜忙著刪研究報告。

觀察君就想問,你們這些專業分析師,臉疼嗎?

渾水,這次打了誰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