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快進來電一下吧

不管是上海市的原住民,還是後來入戶魔都的新上海人,均知上海簡稱“申”。這“申”字本意何解?到底怎麼演化來的?這可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上古之時,無書無文,中華大地上勞作的先民造字,自然以每日所見為基礎,以象形之圖畫記之,約以識之,以便交流。比如他們看到了天上的閃電,


“申”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快進來電一下吧

閃電

便按照閃電的形狀畫下了以下圖案。

“申”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快進來電一下吧

閃電,申

先民看見閃電,當然無法用科學原理去解釋。他們除了產生了對上天的敬畏,也試圖去理解閃電的意義。有一天,他們突然意識到那是上天有話說,是在通過這樣伸展的閃電,給下界人民啟示。於是,他們畫下的這個符號就有了“解釋、說明”的含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個符號就變成了“申”,它是“電”字的本體。當“申”字逐漸專注表達“陳述,說明,解釋”等含義時,為了與原意相區別,就有了“電”這個變體字。

由“申”而來的漢字,如果知道了“申”的原意,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伸”,表示一個側臥的人,像閃電那樣舒展開、拉長自己的身體,就是伸展的意思。那麼“伸懶腰”這個動作就很形象了吧?

再來看“神”這個字。左邊是個“示”字邊,這個部首和祭祀有關。它表示一個祭壇上放著一個祭品。當人們向上天祭祀、禱告,上天通過閃電來答覆、啟示人們,這就是神,創造、保護大弟子民的造物主。


“申”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快進來電一下吧

祭壇


“申”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快進來電一下吧

示字邊

知道了字的本源,漢字是多麼有意思,多麼容易理解啊。

那麼上海為什麼又叫“申”呢?這和楚國名人春申君黃歇有關。黃歇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王賞識。當時,他陪楚國太子熊完在秦國做人質,用計使熊完安全回國繼位,是為楚考烈王。後來,黃歇從秦歸楚後,被考烈王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淮河以北十二縣的封地。十五年後,淮北十二縣因與齊國相臨,常有戰事。黃歇獻出自己的封地淮北十二縣,提出把這個地區劃為郡治理。考烈王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把改封到江東去。春申君就在吳國故都修建城堡,把它們作為自己的都邑。


“申”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快進來電一下吧

春申君黃歇

相傳,當年的春申君輕車從簡,巡察封地民情,來到現上海松江東部。他見自己封地內的老百姓倍受水患之害,便率領大家開掘了一條長約十里的河道。當地人為紀念春申君,就把這條河稱作春申江,此地則因江而得名春申村。春申江簡稱申江,又因春申君黃歇而有別稱黃歇浦。春申村曾是黃歇疏通河道的“指揮部”,所以一直有民間兒歌傳唱:“啷啷啷,啷啷啷,爺孃去開黃浦江,然後再開春申塘,領頭的大爺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黃泥浜。”這便是上海簡稱“申”的由來。

當然,春申君以前的封地,淮北十二縣中,曾包括現河南省信陽市。同樣的原因,信陽市也簡稱為“申”。

聲明:本文非作者結論,引用了兩岸學者研究結果,為普及作品。引用本文結論請做相應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