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春秋時期 (公元前770年 — 前476年)

(3)公元前497年 — 前476年

春秋晚期晉作《郘鐘》、《郘大叔斧》。

晉定公十五年,晉卿韓簡子主盟。1980-1982年在河南溫縣武德鎮西張計村出土石圭盟書,該遺址有16坑出土盟書4588片,載辭即書其事。溫縣盟書書體即傳世所謂佔文蝌鬥,墨跡,出白多人手筆。建國前西張計村求屬沁陽,多次散見發現盟書石片,時謂沁陽盟書。

吳作《吳王光鑑》《大王光戈》等器。吳書兼具多種書體多種風格,且具較好之藝術水準。

蔡作《蔡公子果戈》、《蔡公子加戈》等器。

楚昭王時作《王子申盞》,《王孫遺者鍾》亦大約作於此前後。楚、徐交好,徐書仿效楚風。

晉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晉卿趙鞅與卿大夫盟誓。1965年于山西侯馬秦村西晉都盟誓遺址出土圭狀玉、石盟書5000餘件,可以清楚辨識者656片,朱書、墨書均有,出自多人手筆、書體同溫縣所出盟書,系當時黃河中下游各諸侯國日常手寫體之普遍風尚。

晉定公時作《趙孟介壺》,其字或為蟲書,修飾樸素,與南風異趣。

齊作《陳逆簠》、《陳逆簋》。

春秋晚期燕作《杕氏壺》。

春秋晚期秦作《石鼓文》,中國書法自此始大其制。又,秦書以其沿用《史籀篇》大篆,故而字形結構變化不著,書體演進亦頗平穩,與東南各諸侯國的書法面目有很大差異。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溫縣盟書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溫縣盟書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溫縣盟書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吳王光鑑》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吳王光鑑》銘文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王孫遺者鍾》銘文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書法講堂||書法史(05)

《石鼓文》及其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