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慷慨赴死永抗敵寇


徐明:慷慨赴死永抗敵寇


“弱冠一書生,革命主義真。投筆抗敵寇,振臂愛蒼生。淚灑江南岸,頭懸句容城。壯烈垂千古,黃花獻英魂。”這是1982年11月6日,徐明的戰友、抗戰時期曾任句容縣委書記的翁迪民(即陳耀華),在《悼徐明》中所寫的詩。

詩中短短的幾十個字,飽含了一個革命者視死如歸、永不屈服的大無畏精神,也飽含了徐明對黨的無限忠誠、不怕犧牲,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人鋼鐵般的堅定意志和不可動搖的革命信念。

2日上午,白兔鎮中心村村黨總支書記巫蘇明帶著村裡的20多名黨員幹部來到位於北塘村的白兔鎮烈士陵園為烈士徐明進行一年一次的祭掃活動。他們打掃陵園、擦試墓碑、獻上鮮花、鞠躬致禮,以此緬懷先烈,接受教育與洗禮。據巫蘇明介紹,這樣的祭掃活動,他們已經堅持了17年。

抗日反偽毫不畏懼

徐明(1920-1946年),原名徐增祥,浙江海寧鹽官鎮人。16歲到上海,進入天主堂街法大馬路(今金陵東路)一家運輸報關行當學徒。1936年5月,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華聯同樂會,成為抗日救亡活動中的積極分子。1938年5月,被吸收參加中國共產黨。入黨不久,他堅決要求到抗日鬥爭第一線工作,經中共上海黨組織批准,轉到蘇南東路地區,從事基層工作,任常熟縣董浜區委委員、消陸區委書記。不久,被任命為太湖工委書記兼太湖遊擊支隊政委。1941年10月,調茅山地區工作,先後任中共路西北特委宣傳部長、茅山地委組織部長。1943年,任中共句容縣委書記。時值敵偽在縣境內駐紮“掃蕩”,鬥爭環境非常險惡。徐明在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始終與全縣抗日軍民一起堅持原地鬥爭。面對兇惡的敵人,敢於鬥爭,相機襲擊,使敵人駐紮“掃蕩”的計劃破產,為茅山地區反“清鄉”鬥爭爭得了主動。

臨危受命英勇犧牲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蘇浙區黨委確定徐明任中共茅山工委書記兼新四軍茅山留守處政委。徐明臨危受命,在全體留守人員共同努力下,各縣武工隊和地下情報組織很快建立起來,各項留守活動也普遍開展起來,使人民看到了希望。留守處的存在和壯大,使國民黨極少數頑固分子寢食不安,曾懸賞黃金40兩,緝拿徐明。徐明仍然帶領工委武裝,堅持原地鬥爭,多次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重兵包圍,保存了有生力量。1946年4月17日上午,徐明在句容二區北塘村東的東山上棚子裡,向工委武裝人員傳達中共華中分局對茅山留守工作的指示精神時,被壞人告密。國民黨軍整編七十四師一七一團派了兩卡車兵力與當地保安隊一起包圍了東山上。徐明在突圍中身負重傷,因流血過多而犧牲,年僅26歲。敵人殘忍地割下他的頭顱,懸掛在句容城東門的城樓上,因此被當地村民所緬懷。 (巫彤 孫維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