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少年的你》觀後感

乾州蕞娃

《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小說改編的電影,由導演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該片講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這部影片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一是影片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所有人,你所看到的未必是事實的真相。影片中的魏萊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表面上看來是乖巧的優等生,實際上卻心思毒辣,以欺凌和侮辱他人為樂。在校園中,拉幫結派,欺凌他人,胡曉蝶的死和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胡曉蝶跳樓自殺後,她們又把罪惡的目光投向了陳念——一個與世無爭只想考上好的大學改變自己命運的孩子。面對胡小蝶的死亡,她們不僅沒有任何的負罪感,甚至大放厥詞、口無遮攔。為了報復陳唸對他們的舉報,對陳唸的進行人身攻擊簡直是不擇手段。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二是家長的失職或者縱容,會讓孩子一落千丈,淪為社會的渣滓,靈長動物中的敗類。影片中的魏萊和她的同夥就是如此。但是,對於他們不負責任的家長而言,這些十惡不赦的孩子卻是他們眼中的乖乖女。這可能是家長的失職,不瞭解孩子,更有可能是源於家長的縱容。我們看到魏萊她們被勸退的時候家長們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他們只關心自己孩子所謂的前途,卻對於給別人帶來的傷害視而不見,這不是眼睛有問題,而是心靈有了問題,是沒有了作為人的良知。他們自認為可以用金錢解決世界上除了自身以外所有的問題。甚至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一段文字,一個欺凌了別的孩子的家長聽到要付對方5萬元醫藥費時,一下子甩出20萬,這不是出於悔恨所進行的善意補償,而是讓他的孩子再逞幾次兇。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應該怎麼辦?無能為力。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三是對於罪惡的寬容,就是對善良的背叛。在魏萊死後,一位女警官對於陳唸的質疑讓我感觸很深,但也讓我對女警官剎那生了深深的鄙視——她真的不知道小人物的悲哀和無助。她質疑陳念語句的大概意思是“當你面對別人的侮辱,難道沒有產生報復的想法”。這位警官真的不知道處於社會底端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因為種種原因,人們不得不向罪惡屈服,這樣的事情從古到今,一直都有,並不稀奇。陳念遭遇校園欺凌之後,先是沉默(為此,她忍受著良心的譴責,因為她知道胡小蝶的死亡和魏萊她們有關係卻沒有告訴警察),但是她的沉默沒有換來安寧(魏萊她們不認為她沒有說出事實的真相,而對她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欺凌),最後忍無可忍報警之後,所換來的只是更加殘酷的報復。在最危急的時刻,她曾撥通了鄭警官的電話,但最後卻不得不掛斷電話,因為她知道這有可能是一個不了了之,有可能會換來更瘋狂的報復,而鄭警官不可能24小時貼身保護她。這就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有人說“沒有牙齒的法律不叫法律”,對於很多為非作歹的人而言,之所以如此,關鍵在於違法犯罪成本太小,所以他們不惜以身試法。是否如此,我不是法學專家,不得而知。也有人說,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是對罪惡的寬容,是不是這樣,大家可以跟帖討論。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平臺編輯:劉立軍,筆名乾州蕞娃,又名終南魯人,初中語文教師,性木訥,愛文學。俯仰天地間 ,自知無所愧。

「隨筆」對罪惡的寬恕,就是對善良的背叛

展示生活中的美好,記錄生命歷程的每一次真實,每一份感動,這裡是“行走在乾縣”,歡迎您的參與,歡迎您的關注,點贊留言,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