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南谯区念好“三字”经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南谯区积极发挥普法宣传职能优势,内容“精”、方式“新”、阵地“广”,不断巩固深化普法成果,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念好“精”字经,打造“法治文艺”平台。相继开展以案释法优秀案例征集、法治动漫微视频等作品征集活动,精心创作《薪路》、《雨》等一大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编印法治作品集《南谯演唱》,创办节奏明快的《党风廉政谱新篇》法治节目,镇、街普法志愿者自编自演各类法治文艺节目27个,在农村大舞台上演出,通过歌舞、小品、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法规融入到文艺作品之中,寓教于乐。区法院拍摄的《破晓》、区司法局拍摄的《归途》等微电影均获全省表彰。

念好“新”字经,打造“阵地普法”平台。筹建区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选址乌衣法庭二楼建设南谯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占地800平米,投资330万元,计划2020年年底前建设完成,基地运用声光电、3D演示、VR体验等多种现代化媒体技术,集合宪法宣传、法治实践、趣味互动、功能体验内容,将成为领导干部、学生、居民学法用法的新去处。对“法治超市”“法治公园”等提档升级,对全区已建成的1个“法治超市”、15个法治一条街、89个法治图书角、126个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定期更新法律书籍及宣传内容。

念好“广”字经,打造“法治创建”平台。加强民主法治村创建,积极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龙蟠社管中心花园社区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省级“法律六进”示范点,沙河镇新塘村等5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乌衣镇红山村等21个村(社区)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章广镇太平村等33个村(社区)被评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壮大各类普法队伍,完善“法律明白人”定向服务所在村和社区,参与到基层自治、村居民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类法律服务中。目前,全区“法润江淮”志愿者518人,村居“法律明白人”975人,“法治带头人”63人。志愿者开展法文艺演出、送法进社区和各类法治培训讲座280余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