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理財分享:疫情之後房價會報復性上漲嗎?

當讀到詩聖杜甫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我們會發現中國人對於房產的定義不僅僅是幾塊磚和那幾塊磚砌成的空間,房子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是情感的歸宿。當我們在聊天的時候說某某有幾套房的時候,大家第一反應這個人一定是成功人士。當你的孩子要上小學的時候,你還在這個城市森林租房住,作為家庭的女主人一定會感嘆自己嫁的那個人是如此的不堪。在中國,房子好像是每個男男女女的濾鏡,相親的時候當這個男的什麼工作也沒有但是就是房子多,女人會就會覺得這個男人會很靠譜老實。同樣的當你知道坐在你對面的女生有好幾套房子的時候,作為男生的你也一定是很大的心理壓力覺得自己很失敗。

上面囉嗦了這麼多就是想說的是在中國房子雖然是用來住的,但是房子更重要的是承擔了居住之外的其他很多的功能,所以在這次的疫情過後房價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我們就不能單單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分析。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我們可以預見的房子在未來一定是過剩的,當人口的增長一直維持在很低的水平時,房價在未來一定是下跌的,但是怎麼樣的下跌,什麼時候下跌,下跌到什麼程度可能真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

房地產市場在一年中有兩個傳統的旺季,一個是三月四月的樓市小陽春,另外一個就是金九銀十。疫情對於今年房價的影響從個人角度和觀點上來看是偏積極和正面的。我們會發現疫情是打亂了很多人的購房計劃,同時疫情也激發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購房慾望。通俗點說,之前要買房的人和疫情激發出需求的人兩撥疊加會讓房價小幅慢漲。從開發商的層面看,這次疫情讓很多的城市連著很多天都是零成交,但是大家也看到恆大地產的網上賣房賣的也是熱火朝天,同時很多開發商也是推出了墊首付的購房優惠。從開發商的銷售策略上看,我們發現現金流吃緊的地產公司急於回籠現金,而財大氣粗的公司其實是不差錢的,最後再疊加地方政府對於今年經濟增長的隱憂,時不時會有地方政府放鬆限購政策的出臺,之前被壓抑的一些購房需求再次被激活。

基於上面幾方面的原因,對於房價的基本判斷是短線房價會小幅上漲,中線甚至長線是看跌的,當然很多人期望的斷崖式的下跌是不可能的。有時候我們但從單價上看房子的價格好像是上漲了,但是從本質上看沒有過快上漲其實就是下跌了,因為這其中有貨幣貶值的因素疊加。

最後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對於房價的抱怨不是說房價漲了多少,而是在房價上漲的同時你的收入是沒有上漲的,或者是你的收入的上漲沒有趕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但是房價的上漲的速度卻是趕上了通貨膨脹的速度。到了最後的最後我們發現其實不是房價上漲了,而是你的收入不漲了,真正的王道才是提升自己的賺錢的能力。

宅理財分享:疫情之後房價會報復性上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