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斌行凶至执行死刑共101天,谭明明从案发至今已277天,结局?

1、孙文斌


最近互联网上最为振奋人心的消息之一,莫过于杀害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的罪魁祸首孙文斌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了死刑。

从孙文斌谋杀的那天起直到他被处决,他经历了调查、起诉、一审、二审和死刑复核。可以说他已经通过了常规的刑事程序。然而,只花了101天,这可以说是法律框架下的“快速决策”模式。孙文斌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清明节的前一天,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了。

孙文斌被处决后,网民对谭明明案件进展的关注也有所增加。它经常被网民提及,而且互联网上定期有分析文章。大多数分析家认为,谭明明行为比孙文斌行行为更严重,应该立即执行死刑。

孙文斌行凶至执行死刑共101天,谭明明从案发至今已277天,结局?

2、谭明明

谭明明案从案发至今,已经277天,但关注度依然不减的原因主要是,她所涉的这个案件具有众多吸引眼球的因素:高颜值、年轻美女、炫富、玛莎拉蒂、宝马、醉驾,可以说每一个词都抓人眼球,何况在这个案子中它们融为了一体,所以热度可想而知。

在案发那天醉驾玛莎拉蒂,几次与其他车辆相撞,被拦下三次。然而,最终撞上了一辆遵循交通规则的宝马轿车,造成两名乘客死亡。谭明明的命运从此改变了,天堂和地狱在一瞬间。

然而,自从他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被永城市人民检察院逮捕后,案件在后续具有定性的进展,未能进入公众视线。因此,许多人都期待看到最终结果——死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谭明明被判处死刑并立即被处决的可能性很小,就像孙文斌在本案中所做的那样。事件发生时,谭明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每100毫升167.66毫克,这是酒后驾驶(超过80毫克是酒后驾驶)。这表明她喝醉了。

谭明明涉及的罪行是交通事故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最终的指控需要由法院决定。如果交通事故罪被定罪,那就是过失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谭明明这种情况的法律处罚最多不超过7年。

孙文斌行凶至执行死刑共101天,谭明明从案发至今已277天,结局?

3、张明宝

而该案被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可能性较大,并且检方也是以该罪名批捕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南京市江宁区“6·30”特大醉酒驾车肇事案。

在该案中,南京市民张明宝醉驾(每百毫升血液381毫克酒精),导致5死4伤重大交通事故,该案当时引发了极大的震动。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均高度重视,相继批复。

在全国人民的重视和高度关注下,可以说,这个案件没有被扑灭的余地。案件进展的每个环节都暴露在聚光灯下。判决结果自然是公平公正的。然而,结果是,张明宝被判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无期徒刑,并被终身剥夺政治权利。

判决宣布后,被告家人提出抗议,而以打击犯罪为己任的公诉方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判决于法有据、量刑适当,不予抗诉。

孙文斌行凶至执行死刑共101天,谭明明从案发至今已277天,结局?

而纵观谭明明案及张明宝案,谭案的恶劣程度并不及张案,所以关于判决她死刑的期待并不符合实际,最终她的结局从严判罚应该是如张明宝一样,被判无期徒刑——这是最严重的情形。

说到这里,醉驾遭受刑罚,刑法惩罚的行为除了酒后驾车的行为以外,还包括驾车前饮酒的行为。既然要开车就不应该饮酒,而既然饮酒了就不应该开车。

孙文斌行凶至执行死刑共101天,谭明明从案发至今已277天,结局?

4、思考题

文末我们可以假设一种情形,借以加深对该罪的理解。假设某人喝酒前并无驾车打算,然而醉酒后,在精神不能自主的情况下,被人劝说开了车,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那么其中驾驶人和劝说人的行为分别应该如何定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