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自己一小时只属于自己

这篇文章是缠中说禅老师在零七年写下的,类似于修心的心法内容。静能生慧,静下心来,回光返照,参透属于自己的本来面目。

现在,人都活在社会结构无穷的网络之中,如果连周末都找不到一小时只属于自己,那就太悲哀了。

只属于自己的一小时,能干点什么?对于青春期的男女,可能会用来研究自己的身体。对于更年期的男女,可能会来虐待自己的身体。对于既不青春也不更年的男女,可能会用自己的身体听音乐、看书,甚至就抽根雪茄。但,这都不是让一小时属于自己。

首先,谁是自己?你的身体是你自己吗?每时每刻,身体都在变化着,没有一刻是相同的。哪天,突然没了,都归于尘土,身体又怎么可能是你自己?音乐、书、雪茄,都和自己无关,就算贝多芬让你感动,那也和自己无关,一切关于灵魂的鬼话,在尘土面前一钱不值。

人身难得。这人身,如果最终只为了归于尘土,那这人身也就无所谓难得了。人身,归根结底,只有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就是寻找自己。谁是自己,你是谁。周末,给自己一个小时只属于自己,去寻找那只属于自己的自己,那和生气无关的自己。

确实,世界只是你心中的灰尘,但这与你无关,这不是你的实证。你需要的是实证,而不是让别人告诉你世界是什么。周末,给自己一小时只属于自己,去发现世界的真相,那乾坤一尘的真相。

找一个绝对安静的地方,关闭一切声音,关闭一切外界的联系,安坐下来:你开始寻找自己。好,自己成了寻找的对象,而寻找这个对象的是谁?是自己吗?是自己在找自己吗?这里,别用骑驴找驴的废话来搪塞,那和你无关,耳食只能是耳食。你寻找的,首先必须面对这样的困境:寻找自己的是谁?

自己是谁且先不问,寻找自己的是谁,这是更先的预设。这是一个死循环,无论往哪边走,都没有出路。由此,可以引申出无数问题。例如:寻找自己的是谁之谁?与自己是谁之谁同一吗?同一与同一同一吗?寻找与寻找者之间谁来连接?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无穷无尽。你无穷无尽地去追问这些问题,最后,你累了,然后,可能睡了,也可能开始静而思动,意兴大发了。这时候,那些问题依然问题地似乎没有了,你的寻找,毫无结果。

那么,在这个没有出路的地方,你,如何转身?周末,给自己一小时只属于自己,去寻找那只属于自己的自己,那和生死无关的自己。

看了缠师的这篇文章,相信大多数人有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这有点类似禅宗里面的参禅,你是谁?你的本来面目是谁?作为一名投资者,要想在资本市场中生存,也要经常静下心来参悟,或许那一朝顿悟就在不远处。

周末,给自己一小时只属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