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亂世梟雄,為何劉邦能勝利,而曹操不行?

在中國歷史上,一統天下包含破舊和立新兩個方面。

典型步驟是推翻舊王朝——消滅各地割據勢力——建立新王朝。

對秦亡漢興來說,前209年大澤鄉起義,打破舊結構、推翻舊王朝的歷史進程就開始了。

短短几年就走完了全部過程。

比較而言,曹操個人的整個事業乃至曹魏集團的全部生命,都只是從漢到晉的漫長曆程中的部分。

同為亂世梟雄,為何劉邦能勝利,而曹操不行?

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劉邦集團走這個流程,就非常順暢,節奏極快。而曹魏和司馬家的晉,卻艱難無比,一步一卡,劉邦起兵後七八年就一統天下,曹操起兵後七八年?官渡之戰都沒開始。

為什麼推翻秦朝,消滅項羽分封的各路諸侯就相對容易。而終結東漢的統治,消滅漢末群雄就這麼難呢?

其實也是政治制度的差異原因。

同為亂世梟雄,為何劉邦能勝利,而曹操不行?

秦亡後,人們都在議論,說秦帝國那麼強大,為什麼轉瞬之間就亡了?

有一種說法認為,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為沒有行封建,沒有把自己的皇親國戚分封到各地。不僅不封建,還屠戮自己的皇族。這樣,他遇到麻煩的時候,都沒有人去救他,首都陷落後,也沒有另一個皇族在外地另立朝廷,延續大統。

劉邦的做法,是將劉姓諸侯分封到各地。一是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代天牧守,二是借鑑秦朝的教訓,破長安或許易,但滅盡天下劉姓皇族難。

同時,郡縣制是利於皇權加強的制度,當然不宜廢除,因此就有了郡國並行制。

秦的政治制度,是一種集中全部資源進行統一戰爭的制度,是一種打天下的制度而非坐天下的制度。

但是,一統天下後卻不轉變,本身就是取死之道。如狼似虎的秦軍卻敵不過天下人心的變動。

而漢的制度已經穩定運行了近400年,中間出了一個岔子。若從光武中興算,到黃巾起義則運行了160年。

同為亂世梟雄,為何劉邦能勝利,而曹操不行?

制度是對參與政治的各方的安排,如果這種安排,你方能夠接受我方也能接受,那麼就沒有動力去打破這種安排,大家依舊能在這種遊戲規則下繼續,這就是政治平衡。

東漢政治無論地方還是中央,相對秦要平衡得多。中央雖有外戚宦官持續百多年的循環鬥爭,但卻一直鬥而不破,沒有誰試圖徹底廢除這種遊戲規則。

也就是說,秦的制度完全不可持續,天下人人厭棄,每一個苦秦的人,他的思想和行動都在降低推翻秦朝的難度。而東漢的制度,雖然未必有多高明,但至少能吸引很大一批維護者,每一個維護漢室的人,都在增加推翻東漢的難度。

大家還有什麼認識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