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真的吗?


今天是2月7日,距离大部分地方政府宣布的2月9日24:00前不得复工的限定还有大概80个小时。


且不论疫情之下,复工时限是否还会继续被延迟,

我们来聊聊: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

01手机是万能的?不是!

这个春节打脸了无数人过往的口头禅:给我一部手机,我可以一个月不出门。
你有手机,你可以打游戏,追剧,聊天扯淡,看新闻,看综艺、疯狂购物……


哦,购物这条可以删除1/2,春节期间的配送会慢到让习惯了以分钟为单位享受即时配送的人崩溃,今天买的菜可能要明天晚上才能送达,要知道,配送人员们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啊。

△ 打游戏打到昏天黑地,打到想吐怎么办?

△ 追剧就那几部可看的剧,看完了呢?天天盯着屏幕,眼睛红肿干痒,你也不得不休息了吧?

△ 刷微博刷朋友圈吧,海量的谣言和真相齐飞,越看越焦虑,干脆不看了!

△ 刷抖音刷快手刷微视,然后你发现原来一水儿的大长腿小姐姐也没啥好看的,没了段子手们创造新内容,短视频还有什么好看的?

△ 聊天扯淡,视频喝酒,购物车添加一万件反正暂时不买的东西

……


你把所有手机上能干的活都干了一遍,除了学习。


02要不是这次,我都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热爱上班的人。


是的,不管怎样,疫情过后你还要上班的。
你要知道,你已经在面临两个巨大的挑战。


1、 你的钱包遇到挑战:
大部分人这几个月的收入,可能会面临大幅度缩水。
对于各路老板,用煎熬这个词很贴切,如果是餐饮、旅游、电影等线下娱乐产业,大概率是血亏。普通打工者,还是会有底薪,甚至部分岗位在招工难之下还会比往年略高,但是也依然只能维持生计。


大家为什么都迫切希望2月9号之后能复工?
首先这是代表疫情被控制住了,不会失业下岗面临饿肚子;其次才是真的太无聊了,在半封闭的世界中发现,以前工作中遇到的那点事儿压根就不叫事儿,还是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更靠谱。


2、 你的精神遇到挑战:
你看啊,接下来一段时间和春节一样:

△不能下馆子了,自己回家给自己做饭吃;

△不能上电影院看电影了,各自抱个IPAD看吧;

△不能和同事们一起扯淡胡混了,远程办公了;

△大概率还是宅在家里,自己和自己硬抗;

……
这个状态其实对人的精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群居动物,要一起做事情,在群体中才有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内心容易进入极度不安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财富自由的人,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就会陷入极度的无聊,无聊到会产生抑郁症的根本原因。


工作的意义,是让你真正地知道自己还活着。


03、是时候恢复状态了


先搞清楚,现在休假已经结束了,已经是上班状态了,只不过把在公司上班,换成在家上班,当然,有很多所谓的在家办公,还是在家休假,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工作。


所以,很多人就真的当成假期了,撒了欢的玩儿。


人性本质是乌合之众的心态:“只有自己穷的时候会很紧张;但看到身边大多数人也和自己一样穷,就没有危机感了。”
可是,你真的不知道吗?社会现在自顾不暇,不会对你负责的,你只有自己可以依靠,你必须想办法给自己创造收入,不然真的会饿死的。


有三个建议给你,希望可以帮你更快的回归正常生活状态:


一、减少刷手机的的频率和时间:
首先,严格控制自己的频率,比如两个小时才能看一次,一次看十分钟。而且,尽量少看微博和抖音吧,时间杀手的外号不是白来的。
其次,少刷朋友圈,少看一些文章,尽量看你平时比较信任的优质号,不是你关注过的每个号的每篇文章都值得看,90%以上不看并不会有任何损失,大部分号这个时候写文只是为了吃点黑流量而已。
再次,还是多花点时间去和家人交流吧,毕竟过不了多久你又会回到此前想交流也没时间的状态了。


二、 做点体力运动,真的很管用
我是个创业者,经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很大的状态,后来,就跑步,直到爱上跑马拉松,然后基本不怎么焦虑了。
科学原理是,运动可以促使肾上腺素 和多巴胺的分泌,这些正是决定快乐情绪的脑内化学物质,从而帮助改善抑郁,舒缓压力。
简单的说就是,当你身体动起来的时候,压力会释放出去。


而且,这个春节吃了睡,睡了吃,熬夜追剧打游戏,睡到中午不起床,你的身体攒了大量的脂肪和垃圾,心血管有很大的压力,也确实需要做些体力运动了。
不能在外面跑步,就在家里来个客厅马拉松,从客厅到卧室往返跑个5公里,再增加点HIIT啊、核心力量啊、深蹲啊、腹肌训练之类的。
不想做体力运动的,那至少你也可以去整理一下衣柜,收拾下书架,把沙发下面掉落的东西打扫打扫,尝试给自己来个断舍离,说不定还能有惊喜。
再说了,现在都已经是春天,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啊。


三、花点时间去学习吧


学习有三种主流方式,随你:
1、读书。
大部分人家里肯定都有很多买了没看的书,挑几本好的,最多不要超过3本,去精读完,精读的意思你可以理解为:只字不差,就是一字不落的阅读。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难的事儿:
没读几句,就开始跳读,脑子里想着其它,然后你发现看了好几页了却不知道自己看的啥,“妈的,我刚才看了啥?”,然后再会逼着自己倒回去重看……你需要逼着自己,慢慢读,逐字逐句读,静下心来,才能看懂每句话每段话。
这也是一个帮你静心的好办法。


2、听课。
还有很多人2019年肯定囤了很多的课,知识付费四大家:李善友、罗振宇、樊登、吴晓波,你是哪家的会员?没有听完的课,此时不听,更待何时?
听课和看书很像:从听着听着就跑神,到听到某个点打动自己进入思索,然后再返回来反复听,再后来会跟随课程去做练习题,逐步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听课节奏和习惯。
当然,听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同学在线交互的仪式感和参与感,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仪式感来支撑。


3、 技能练习。
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老板需要有战略技能,老师需要教学技能,设计师需要设计技能,销售有销售技能……


问问自己开工后,你最需要的技能是什么,现在是补的时候。

钱是什么?

对企业来说,是资源变现。

对个人来说,是技能变现,知识变现,认知变现。


你现在所有的学习获得的认知,

所有技能练习带来的进步,

本质都是在为你赚钱。


目前这种状态,

我们也只能努力的做更多的资源储备,


比如我们会更努力的学习,储备更多待推的推文,更努力的研究很多不同的产品知识,为接下来我们要推出的新的内容账号做储备。




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一切终将过去,那些没能把我们打倒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