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里重温的歌曲《七子之歌》,您知道背后有多少故事吗?

晚上跟孩子们一起,在央视综合频道里,观看了《2019年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最为感动的是这样一幕,从澳门过来的几个孩子,登台接过国旗班赠予的五星红旗后,现场参与演唱了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七子之歌》。

开学第一课里重温的歌曲《七子之歌》,您知道背后有多少故事吗?

1

记得这首歌是1999年澳门回归那年,先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作为主题曲播放,接着又在澳门回归的文艺晚会上再度响起,进而被传唱到大江南北。今晚重新听到这首歌,仍然被歌曲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所打动。

正如以下歌词里所写的,澳门作为祖国母亲的一个孩子,在旧社会的腥风血雨里,失散了多年,终于在1999年,回归到母亲的怀抱,这个失散的孩子,内心深处曾经深藏的那份痛苦和深情,都已融入到了这首《七子之歌》里。

歌名:七子之歌

歌手:容韵琳

所属专辑:澳门娃娃唱新歌

作曲:李海鹰

作词: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开学第一课里重温的歌曲《七子之歌》,您知道背后有多少故事吗?

2

《七子之歌》的词作者是著名爱国主义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他于 1925 年 3 月在美国纽约留学,那时候祖国母亲还在被列强凌辱期间,先后有旅顺、大连,威海卫,台湾,广州湾,香港,九龙岛,澳门被列强所抢占,闻一多先生对此义愤填膺,同时身在异国他乡,亲身体会到列强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从而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另外多年背井离乡,他开始越发地思念祖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闻一多先生就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篇《七子之歌》。

诗人将这七个当时被列强抢占的地方,比作与母亲分离了的七个孩子,用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哭诉着他们被迫远离母亲的怀抱,受尽了列强的凌辱,然后撕心裂肺般地呼喊着,他们渴求重新回归祖国。以下是诗人的这首《七子之歌》中,除了澳门之外的另外六子的部分。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岛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开学第一课里重温的歌曲《七子之歌》,您知道背后有多少故事吗?

3

在深入了解这首《七子之歌》的创作历史背景,以及另外六子部分的诗篇,再回放一下今晚央视的2019年开学第一课,看着这群对国旗和祖国,都饱含着热爱之情,而又天真浪漫的澳门孩子们,站立在舞台上,深情庄重地演唱着《七子之歌》,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在内心深处,被深深地感染了。

古人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了,可是爱国主义教育依然任重道远。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厌恶历史,跟他们讲历史,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可正是曾经在历史上,我们祖国因为孱弱而被列强所欺凌,那个年代才涌现出来,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爱国主义诗人和学者,他们为了激发同胞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谋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而不惜舍生忘死,冲锋在文艺唤醒国人的战斗前线。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还记得读书时,曾经念过的这段话:“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这是多么有血性的一个文艺战线的斗士形象。

感恩今晚央视的2019年开学第一课,原本这堂课是给孩子们上的,不知不知当中,也给我们这些成年人上了。通过与大家重温《七子之歌》这首歌曲,挖掘到了背后的深刻故事。如此优秀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值得我们中华名族,世世代代传唱下去。因为旧中国深沉的苦难,通过这首歌曲作为载体,在被后辈传唱之时,就能促使他们忆苦思甜,加倍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并激励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发愤图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