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皆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來自可樂媽的翻譯~~~

我是蘇味道,生於648年,唐高宗乾豐進士,在武后聖歷初為相。

風雲變幻,怎奈到了中宗時因親附張易之張宗之兄弟,

被貶為眉州刺史,當年(705年)便卒於任上。

所幸有後人三蘇(蘇洵,蘇軾,蘇轍),老夫在天甚慰也。


我大唐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京城長安舉辦燈節,異常隆重。

前後三天,花燈無數,人山人海,歡歌笑語,正所謂大唐盛世。


京城裡那各式各樣的花燈,在黑夜裡互相映射著,閃爍著光芒,

恰似那一叢叢明媚的花朵和一棵棵明亮如火的樹,我一眼望去,四處皆是。

護城河上的橋掛滿了花燈,水上也映著那斑斕的燈光,恰似那天上的星星之橋;

今夜橋上的鐵鎖都開起來了,讓那京城的人們放心的享受著這個燈光節的美好。

人潮湧動,馬兒離去時捲起的塵土也看不大清。

今夜的月亮又圓又亮,遍灑清輝在人間。抬頭望月,月兒好似時刻追逐我的步伐走。

遊玩的那歌舞女郎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恰似那豔麗的桃花和李花,哼唱著梅花落歡快的遊玩行走著。

今夜值勤的禁衛軍不禁止行人和車馬通行,

所以請那計時的玉漏壺啊,不要催著我們回去,也請你走慢一點,

讓我們好好的欣賞這一年一度的美妙花燈展和享受這個歡樂的時光。


~~~詩歌寫作結構~~~

首聯:元宵花燈節的大體印象及主角(燈),呈現出燈的海洋。

頷聯:視線轉到人群裡面的馬和明月,點明瞭人群的擁擠特點。

頸聯:寫到唱歌的漂亮舞女們,和那璀璨的花燈相應,此時有聲有色。

尾聯:提到歡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雖然晚上可以通宵玩,但還是請時間走慢一點。


~~~詩句拓展~~~

合:即四處望去都是一樣的景色,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也是同樣的意思

穠(nong)李:化用自《詩經》中的“何彼穠矣,花如桃李”。穠為豔麗華麗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