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當一個成年人,吃著童年回憶裡的味道……』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一路,我坐著綿延的公交,越來越喜歡合肥這個城市的市民感。它的市民感讓人覺得安全,和曖老溫貧,特別是冬天,它是很強的。

午飯時分,在任何一幢破舊的單元樓附近,你都可以聽見中午人家炒菜的聲音,那種小鍋配小鏟的精緻碰撞。他們無非是在做那種“素菜小葷”,炒白菜,茭白肉絲,青椒臭幹,燴蛋餃……張愛玲也說過,這種素菜小葷,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小小里程碑”。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我沿著省立醫院背後那條路,跨過小時候經常嬉戲的包河公園那座著名的橋。那座橋還是那麼古老的,在午後陽光的撫摸下,靜靜屹立著,有一種很空茫的時光感。兒時的一切,就那麼猝不及防地浮現在眼前。此刻,這座公園,又有新的小孩在那裡嬉戲,而成年人,是無論如何回不到童年了。

我走著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一條近道,橫跨包河公園,來到蕪湖路。在蕪湖路馬路上一處別人不太知道的空隙,靈巧於車輛很少時穿過。然後,就來到了那家30年之久的老牛肉麵店,我媽小時候帶我去吃過的、她最迷戀的一家牛肉麵。

李武牛肉麵,是代表著這個城市傳奇和時代縮影的地方。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當時幹過轟轟烈烈一番事業的人,似乎都光顧過這裡。雪白勁道的麵條上,漂浮著他們家獨家秘製的、暗紅色的紅燒牛肉,再配以合肥吃牛肉所必不可少的香菜,紅綠相配,食慾更是大增。我媽說他家牛肉麵好吃主要是由於牛肉選的部位好,肋條和肩部肉,入口一點絲質感都沒有。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張月寒 / 攝

如果是第一次去的話,可以點一碗小份牛肉麵,再單點一份牛肉,保證讓你直接升入紅燒牛肉的天堂。

面,只要十幾塊錢,而且分量非常足,讓你體會到這個城市的善意。它保留了廬州口味最需要的鹹鮮,麵條也是那種我們從小吃慣了的很勁道的鹼面。

也有熟客,進門直接點一份牛肉,再配一碗白飯。就這樣簡單粗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兩種食物的純真。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圖 / 網絡

二樓的店堂上,本地人吃著牛肉、喝著啤酒、吹著牛。合肥人是有著那種類似於豪爽的歡騰和務實的南方性所深刻結合的一種味道的,就是……一種瞎講義氣和勤奮靠譜結合起來的一種特質,既喜歡排場、充場面,又事事不至於太離譜,出不了大錯的樣子。

聽著這一群人聊天,你能看出一個極愛兒子的父親,但又時時跟朋友們不斷撇清,說他並沒有太“慣”小孩。

我吃著面,感慨萬千。一個人成年後吃著那種你童年時回憶裡的味道,是會讓你非常想哭的。吃這碗麵的時候我不由想起我媽那時的揮斥方遒。身處時代的漩渦,她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屬於她那個時代女性的自強。

吃完麵,沿著蕪湖路走到那座大的立交橋,再左轉,便是以前的九獅橋。九獅橋那九個石獅仍舊在,它們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座年代感雕塑,而是祖父的人生信仰、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堅守。這時我不免走到廬州烤鴨店。

廬州烤鴨店是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這個城市的一座標誌性餐飲食肆。它前身是1917年十字街的“吳鴻發”飯店。本地人可親近的記憶中,廬州烤鴨店最馳名的其實是它的鴨油燒餅。這個餅,你一定要趁它從玻璃櫃門遞出來、仍溫熱的時候吃,就像是心上人的體溫。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這種溫熱的鴨油燒餅,它是酥的、有很多層的,表層的酥脆配合著內層餡料的軟,一軟一硬的對比,是這個餅最大的魅力。再配合著鴨油的浸潤、恰到好處縷縷鹹鹹的小肉,讓嗜肉的人,也挑不出這餅任何一處毛病。

我爺爺當時帶我在九獅橋觸摸過石獅以後總喜歡拐過來,走到這家烤鴨店的外賣窗口,買一隻鴨油餅給我吃,並閒閒訴說著對我未來寄予厚望的人生規劃。因此無論何時,廬州烤鴨店的鴨油燒餅對我來說永遠不只是一隻燒餅,而是濃厚的祖孫情。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鴨油燒餅仍舊保留了舊時的風味。它在合肥有好幾家分店,我最推薦的是省委大院旁邊那一家。買完鴨油燒餅,你還可以在附近社區逛一逛,那當真是比較古老的、代表著上世紀合肥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既市井,又鮮活,處處都是風景,處處都是味道。

吃完燒餅,你或許會想找一個地方喝一杯咖啡,坐一會兒、發發呆、想想人生,極其推薦人民巷的查令84號咖啡館。

推薦他們家那款Dirty。入口清涼、微苦,但是卻有一種令人舒服的甘醇,它的味道很有層次。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張月寒 / 攝

這家咖啡館位於市民氣息很強的一條巷子內,坐在窗邊,你甚至可以直接望見對面人家的晾衣杆,九十年代典型的紅漆門,斑駁的水泥牆壁,好像你曾經去過的童年小夥伴家,他們父母單位分的房子。

九十年代的外牆,現在已經泛黃了。那種並不高也並不寬的二層小陽臺,下邊是一樓帶院子人家種的綠色爬牆虎。

童年時你們曾在這種牆下私語,講同學的壞話、分析男生的小紙條、交換零食。這種民房,配電箱都裸露在外部,那種最傳統的黑色電閘。每家門口,都有紅色的白帝酸奶牛奶箱和《新安晚報》報箱。如果當初不離開這個城市,你會自始至終都有一種很乖的小家碧玉的感覺。

從蕪湖路岔過來,右拐,直上桐城路,稍稍往前,便到了姜夔曾經住過的赤欄橋(現在叫赤闌橋)。姜夔,南宋著名文學家。在快到赤欄橋的一個小區門口,曾有我最鍾愛的賣自制酒釀的老奶奶。她是自己在鋁製鍋裡做純粹雪白的酒釀,一個擔子挑兩口帶蓋子的鍋,就那樣在街邊賣著。每次,她胖白的酒釀一出現,很快就會賣完了。

她的酒釀的甜,是一種清洌的甜,後調漂浮著淡淡的糯米香氣。在零食不像今天這麼豐富的上世紀,這種自制酒釀,曾是多少兒童的最愛。那個時候一塊錢可以買一塑料袋並不少的一份。

回家,將這一塑料袋扣在合適的搪瓷碗上,便是一整個沉浸的快樂。

如今回合肥,我卻似乎找不到這樣純正的自制酒釀了,求推薦。

童年遇見的味道,會跟自己一輩子啊

圖 / 網絡

沿赤欄橋左拐,繼續逛環城馬路,驚覺小時候明明是在桐城路鬧市的一間尼姑庵,如今環城馬路也有。環境果然更適合,更清幽,真真像是一個尼姑庵的所在地。但不知怎的,我總懷念鬧市裡那個小小的舊庵。備考時我每次路過那裡,都在想,尼姑身處這個城市最熱鬧的環境之一,她們如何靜得下心來?

一出門,便是耀眼的萬丈紅塵。那條街有最精美的衣服、最上進的學子、最浪漫的花店。而她們在這樣一處地方清修,真是非常有哲學性的。

在一個生你養你的城市行走,會時常有種少年的困惑和成年後回溯少年時的輕鬆。很多曾經看不清的事,你現在看清了。但生活值得諷刺的是,現在的事你又看不大清了。但無論如何,故鄉,是一個我們可以不斷回去不斷休養的地方,外界的醜陋在這裡可以摺疊成某種夢幻變幻的平行時空。你還是多年前,那個擁有赤子之心的少年;我們不斷奔騰不斷非凡的自我,依舊可以抓住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