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才是人口红利的本质

如果人均工时变化、管理制度变化,气候变化都没,去掉通胀因素,古代经济增长跟人口增长相一致(这样的经济增长率公式为:经济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十几二十年前人口出生率×十几二十年前人口总数×一到二十岁死亡率-退休人数;)。

如果没有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大幅超过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情况。

改革开放后,因为稳定的政策、较高的人口素质、廉价的劳动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外企大量涌入,中国产业结构迅速变化。工人相对于农民的高收入与快速城镇化让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快。

随着城镇化的停滞,依靠减少农业人口比例,提高工业人口数量来保障产业结构升级的路不能走了。要继续提高人均生产力,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就必须开始,其实也早就开始了。

人均生产力由总人口人均劳动时间、管理制度、产业结构、技术实力、财富分配决定,(不考虑自然和资源因素)可以看出,要提高人均生产力,无非是眼退休以增加人均劳动时间,改革制度和升级技术提高生存率,让人们从事生产率更高的行业,提高本国企业生产占有率。必须看到的是一味追求生存率更高的产业有可能导致国家产业畸形,以至于受制于人,如果以技术发展来实现则可以避免这样的后果。

要继续拥有“人口红利”,就必须以技术发展为基础来进行产业升级,以技术来提高传统行业的生存率,改革生产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能力。

人口红利不是人多导致的优势,其本质是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高速发展。美国没有人口红利是因为其国内产业结构是最先进的,只要新一轮的技术突破没出现,美国就没人口红利。

中国相对于美国的落后让中国仍能以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继续保有“人口红利”。

总结:

快速发展必定是人均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过去的中国通过他国的技术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现在的中国将用自己的技术进行产业升级,继续保持相对于劳动人口增长率的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才是人口红利的本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