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從意大利留學歸國11年後,80後音樂人王江江終於完成了埋藏心底多年的夙願——為祖國寫首歌,歌名就叫《I LOVE YOU 中國》:

我是你的孩子,我的中國,從呱呱墜地,到鏗鏘有力。

我是你的孩子,我的中國,從嗷嗷待哺,到臨危不懼。

你是我的肩膀,我的中國,從鴻鵠之志,到頂天立地。

你是我的驕傲,我的母親,從乘風破浪,到鵬程萬里。

everytime you always hold me

my country my mother

let me sing a song to say

I love you 中國

everytime you always kiss me

my country my love

let me sing a song to say

I love you 中國

在這首歌曲中,王江江毫不掩飾對於祖國的熱愛、感恩,酣暢淋漓地表達出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但在11年前,尚在意大利留學的他,對於“祖國”,卻別有一番感受。

只有文化,才能讓你獲得真正尊重

王江江是河北樂亭縣人,2006年,就讀於西安音樂學院的王江江,前往歌劇之鄉意大利,修習歌劇表演與作曲。在這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度,當他愈發融入當地文化之時,一種刺痛感也愈發強烈:儘管華人在國外做生意發財的不少,穿名牌、開豪車的更多,但他感到華人並不受尊重。

在報亭、在車站、在劇院,別人跟他搭訕時,對話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對方問:“Giappone?(日本人?)”王江江搖搖頭;對方繼續問:“Corea?(韓國人?)”王江江又搖搖頭;隨後對方會瞪大了眼睛,拉著很長的音問:“Cinese?(中國人?)”

“如果一張亞裔面孔表現得稍微有些禮貌,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日本人、韓國人……”當地關於華人不太修邊幅、公共場所大聲講話、亂扔垃圾之類的刻板印象,令王江江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2007年12月,在佛羅倫薩的一次聚會上,一位外國同學問他:“江,你是學音樂的,你們中國的音樂是什麼?”王江江不假思索地哼起了《茉莉花》的旋律。而對方卻搖搖頭,說:“這不是中國音樂,這是Giaccomo.Puccini的《Turandot》。”

2008年8月,在羅馬梵蒂岡廣場,一個外國人問他:“你們中國的文化是什麼?”儘管王江江想告訴他,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文化,有四大發明,有儒家思想,有唐詩宋詞,但從對方的眼神中,王江江感到,對方根本不在意這些。那時,大部分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自行車、天安門和長城”的層面。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這些老外的自信又是哪兒來的呢?有一段日子,王江江常常自問。最後,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是文化!

“你細想想,無論是上千年的歷史建築,還是雕塑、油畫、音樂等藝術作品,都讓人不得不尊重。那些‘藝術之都’‘浪漫之都’的頭銜聞名世界,也絕非浪得虛名,連我這個學音樂的也不遠萬里跑去那裡,就是因為我們都熟知威爾第、普西尼、貝多芬、莫扎特。”

王江江感到,無論是一個民族、國家,還是個人,只有文化才能讓你獲得真正的尊重。

那麼,中國文化與中國音樂又是什麼呢?

為了尋找答案,2009年9月1日,他瞞著河北老家的父母,獨自登上了從米蘭Marpensa機場至北京首都機場的航班,開啟了一段全國文化採風之旅。

在新疆探尋中國文化

回國後的王江江,在近一年的自駕中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探訪各地的博物館與歷史遺址,找尋各地的戲曲,也聆聽不同民族的音樂,試圖去捕捉中國文化的靈魂。

結果卻令他有些失望:很多重要考古遺址,如今空剩土墩一堆、石碑一座;而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隨著年輕一代外出打工,民歌、戲曲等傳統文化的傳承斷代現象非常嚴重。

在王江江眼中,那些延續至今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具備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也可以教會人們許多道理。優秀文化的匯聚,能產生一種強大能量,足夠支撐起我們的文化自信,也為我們贏得真正的尊重。

2010年7月,王江江被新疆十二木卡姆音樂的旋律深深吸引,併為此來到新疆,去挖掘整理當地的民族音樂。不曾想,這一待就是近十個年頭。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2012年,王江江(左三)在莎車與當地木卡姆傳承人在一起

新疆木卡姆曲調跌宕起伏、鼓點花哨多變,沒有音符和歌詞記錄,只能口耳相傳;加上體系龐大、詞意深奧、曲牌綿長,完整背下來非常困難,所以直到今天,鮮有人能唱出它的所有選段。這種多元素的複雜音樂與歌劇有諸多相似之處,這讓王江江看到了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王江江在木卡姆故鄉喀什莎車縣採訪國家級木卡姆傳承人玉素甫·託乎提


新疆歷來是多元文化交匯之地,除了木卡姆之外,維吾爾民歌、哈薩克民歌、哈薩克阿肯彈唱、柯爾克孜族民歌瑪納斯、塔吉克民歌等,都在他的採風範圍之列。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音樂之鄉的新疆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十年間,從樓蘭古城、米蘭古城到羅布泊、吐魯番,從若羌、莎車到阿勒泰、哈密,王江江的足跡遍及天山南北的300多個村落,聽了無數民間木卡姆藝人的演奏,並完成對3000餘名民間音樂傳承人的採訪與記錄。他的身份認同,也轉變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少數民族朋友遍佈全疆,而且習慣了喝奶茶,吃饢、抓飯與拌麵,並最終在此娶妻生子。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2018年,王江江(前排右二)在哈密與民間傳承人在一起

每天沐浴在新疆當地質樸、純粹的情感氛圍中,王江江也創作出《美麗新疆》《我的故鄉葉爾羌》等諸多民族音樂作品,在當地廣為傳唱。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2011年,王江江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記錄音樂

多年來,王江江一直想要原創一首關於祖國的音樂。這次疫情居家隔離期間,他終於有了完整的時間去醞釀和創作。

“在災難面前,祖國沒有拋棄它的任何一個子民,而是傾盡所有地去幫助海內外的同胞們。中國人展現給全世界的是團結,無論是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是居家隔離的個體,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力量與病毒做鬥爭。”

在疫情暴發那段時期,王江江每天都關注著疫情的進展與數字變化。如今,在國家統一部署下,我們有效控制住了本土疫情的傳播,而且還在幫助世界上許多國家抗擊疫情。在王江江看來,我國的這種執行力與這份責任擔當,在全世界很少有國家能夠做得到。

在為祖國的強盛由衷感到歡心之時,那種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從內心升騰而起,而他多年前歸國時埋下的心結也漸漸被解開,一曲《I LOVE YOU 中國》便從他的心底,緩緩流露到筆端。

國家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中國青年》:對於“祖國”或“愛國”一詞,你現在有怎樣的感受?

王江江:祖國對於我來說就是家,就是媽媽的感覺。當你遇到困難或是獲得榮譽的時候,都會想到她,想跟她去分享。每當自己能為這個家做些事情的時候,就會特別開心和滿足。至於愛國,我覺得不是要喊口號,每一個同胞,都儘量不給祖國抹黑,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優秀,就很好了。如果每個人都是優秀的,咱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美麗。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2016年,王江江在南疆支教,與孩子們在一起

《中國青年》:為什麼要在歸國11年後,創作《I LOVE YOU 中國》這首歌?與你近些年所創作的民族歌曲相比,它有何獨特之處?

王江江:其實在10多年前就有這個創作初衷,也正是因此才回國進行音樂文化採風。因疫情而在家隔離的日子,往事浮想聯翩,再看看當下我國在抗疫方面的表現,就激發我創作了這首歌。就像歌詞裡寫的那樣:“每一次你都擁抱/親吻我,我的中國我的母親,讓我唱首歌對你說,我愛你中國。”這就是我想抒發的心情,我想,也是無數國人想要表達的心情。之前創作的民族風格的歌曲,是我所熱愛的工作的一部分,而這一首,就是一名普通中國人的內心獨白。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2018年,王江江在哈密採訪記錄哈薩克阿肯彈唱

《中國青年》:歌曲MV中的畫面,歷史跨度很長,而且大都是與近現代國家命運相關的宏大事件,比如百餘年前的火燒圓明園與五四運動等,為什麼這樣選擇?寫下這些歌詞時,浮現在你腦海裡的畫面與場景是什麼?

王江江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9·18”事變等等,中華民族曾經飽受屈辱,但是我們沒有倒下,而是頑強地站了起來,甚至站得腰桿筆直。而今日中國之強大,是從最初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慢慢發展起來的,這一切都來之不易,我們應倍加珍惜。雖然現在過得越來越好了,但是不能忘記這些歷史,這樣才能時刻提醒自己:只有強大了,才不會被欺負;只有強大了,才會有美好生活。

我們經歷過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再到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回首往事,從新中國成立,到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再到北京奧運會、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出海、70週年國慶大典等等,每每想到這些時刻,都會讓我們無比的驕傲與自豪。這種自豪感,是用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

在創作歌曲時,我腦海中想到的,就是一個小孩子的成長過程。從媽媽的肚子裡開始孕育,到出生,再到成長中要經歷酸甜苦辣,再到披荊斬棘,一路長大,再到養育自己的孩子,繼續延續這種精神。國家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也是一樣的。

以音樂開啟中國文化之門

《中國青年》:十餘年前你歸國想要找尋的東西,如今找到了嗎?

王江江:十年前,我是帶著一個問題回來的,那就是:中國的文化是什麼?最初,我想要找到能代表中國文化的音樂作品,希望通過音樂讓更多國家的人瞭解中國。但一路走下來我發現,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也豐富多彩,絕非某一種作品能夠代表的。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異,這需要把我們文化中精髓的東西提煉出來,再加以融合與創新,這樣才更有可能達到共鳴與認同。有了文化的認同,就等於開啟了一扇門。可以說,最初,我想的是怎麼把門裡的東西展示給門外的人看;而現在,我認為,怎樣把大家領進這扇門,是更重要的事情。

新疆是多元文化匯聚之地,多種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碰撞與交融。所以這裡的音樂,比較容易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產生相似點,從而引發共鳴。另外,新疆音樂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它在情感表達上非常單純、直接,因此也更容易走進人們的內心深處,我才會在這裡待這麼長時間。

意大利歸國80後為祖國寫歌:I LOVE YOU 中國

十年間,王江江在新疆完成了對3000餘名民間音樂傳承人的採訪與記錄

《中國青年》:你怎樣理解“文化自信的力量”?如果今日再有外國友人問你“中國文化”是什麼,你會跟他聊些什麼?

王江江:樹立文化自信,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後做一個好人。只有瞭解了文化,才會有底氣;而做好人,才會有力量,才可以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傳播文化。

再有外國友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會給他們聆聽我的音樂採風資料。這些資料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而且也都是我親身記錄的。我是做音樂的,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產生很多話題,可以通過音樂把他們領進中國文化的這扇大門,得以遨遊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會收穫真正的尊重。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