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仅5人死亡的八里桥之战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军事大国,在东汉时期便流传着一句十分霸气的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可是在清国末期,却发生了一场截然相反的屈辱性战役。这便是八里桥之战,我方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奇耻大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连史书都不愿记载之战。

清国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仅5人死亡的八里桥之战

女真骑兵

我们知道清国的奠基人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25岁时便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因为女真是游牧民族,在马背上长大,战斗力很强。清军的铁骑踏入到中原之后,几乎是无人可挡,最后建立起了清国。清国的败亡正是乾隆于1757年下旨关闭沿海各省对西洋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开始的。

清国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仅5人死亡的八里桥之战

僧格林沁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后,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七千、步兵万余名,从天津撤防退至通州、八里桥一带,准备与英法联军进行野战。八里桥之战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一场惨烈的战斗。21日凌晨5点半,英法联军发出了出发信号。雅曼率领法军两个炮兵连和参谋部兵员,科利诺率领法军一个炮兵连居中,成为先头部队,英军居后。英法联军各有4000余人,共为8000余人,投入战斗的清国军队共2.5万至3万人。

清国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仅5人死亡的八里桥之战

无知不畏死的清国骑兵

清军一方参战的主力部队,是蒙古骑兵。蒙古骑兵的强悍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虽然他们用的是冷兵器,可是一旦近了身那就是如虎狼扑面,想逃都逃不走。但英法联军采用的方法就是不让清骑兵近身,于是他们用远程大炮对付清军。

清国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仅5人死亡的八里桥之战

战后的八里桥

这一点清军是真的没有想到,蒙古骑兵们原本已经做好了应对一般大炮的准备,可是远程大炮要比寻常大炮威力和射程都要大的多,蒙古骑兵们还没有近身,战马便被大炮轰的惊慌失措不受控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火炮射击使很多蒙古骑兵跌落马下,被活活的踩死,最终英法联军占领了八里桥,桥上清军尸横遍野。

清国3万精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仅5人死亡的八里桥之战

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是冷兵器近战与西方工业革命后以炮兵为核心的两个时代的决战。指挥战斗的法军将领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还让他当了参议员。而清军激战中的将领胜保,连中数弹而昏晕落马,战后为咸丰皇帝美誉“忠勇性成,赤心报国”,颇具讽刺意味。僧格林沁的无知和错误使清国官兵付出惨重代价八里桥之败,也使清军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了血的认识,才有后面的清国举国办洋务的“洋务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