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轉行人力資源,來得及嗎?前輩說:你有病

作 者 :咬金,文章首發於三茅HR成長社。

在三茅人力資源網的提問專區有一個

被瀏覽了17021次的問題

“四十歲想轉行人力資源,請過來人指條路。”

這位中年覺醒的大叔一直在某國企下屬分公司工作,主要工作是打雜,現在迫於公司壓力,想轉行做HR,因此希望得到廣大前輩的指點。

既然你誠心求助了,前輩們當然義不容辭。

於是大家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bi)法(shi)。

比如,“你知道剛入行的HR工資多少嗎?”、“四十歲才轉行,早幹嘛去了”、“你是不是沒得選才入坑HR啊?”、“在公司打雜多年是你的錯,可不要一錯再錯。”、“你憑什麼認為自己能做一名優秀的HR?”……

當然也有鼓勵,與反對的五花八門相比,支持的理由近乎相似:老哥加油,你可以的,許多優秀的HR都不是專業出身。

雞湯有毒,但也沒錯,確實有許多優秀的HR不是專業出身。

但這句話聽起來總讓人覺得怪怪的。

我甚至不禁會想到,也許HR行業開始變壞,就是從“誰都認為自己可以做“開始的。

你也一定遇到過類似情況: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如意的市場銷售、想轉型的客服主管、掉頭髮的技術開發……大家紛紛摒棄自己的專業然後去做HR。

老天,HR的門檻究竟是有多低為什麼每個人都想來嘗試一下?你又憑什麼認為自己能做一名優秀的HR?

40歲轉行人力資源,來得及嗎?前輩說:你有病

01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指的是隻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就像我們往往只關注到誰創業成功了,卻很難關注到誰創業失敗了一樣,沒有看到並不意味著沒有發生。

其實轉行與跨界每一天都在發生,在原本行業裡發展不順而另謀出路的大有人在。只不過HR這一行在公司曝光量最高,最被人們所熟悉,所以導致大家有了“所有混得不好的人都轉行做了HR”的錯覺。

無論什麼行業,都存在如魚得水的佼佼者以及步履艱辛的普通人。即便是那些工作出色的人,心裡估計也有過一萬次辭職轉行的想法。

不信,你問問身邊的同事,哪個心裡沒有幾隻cao ni ma奔騰而過呢?每一天。

40歲轉行人力資源,來得及嗎?前輩說:你有病

02

造成這種局面,有一部分的問題在公司。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意識並不是很強,相當多的人依然將人力資源管理定位成“打雜的”,其中不乏企業高管。

在他們眼裡,公司其實只有財務部、技術部和銷售部,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多少HR的工作都是兼職乾的,多少HR都幹成了兼職。

而在設有人力資源部的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職權往往又很小,招人要看各部門負責人和老闆的意願,量化考核指標很容易被篡改或忽略,部門受重視程度隨著老闆的心情高低起伏,硬生生把工作變成了談戀愛。

如果運氣好一點,老闆還讓你幫忙帶一下孩子的話,恭喜你,直接進入婚後生活。

歸根結底,對老闆而言,公司最重要的永遠是資金、市場與人脈。

需要完善的管理嗎?

至少在很多人眼裡,不是迫切需要的,不麻煩就搞一搞,麻煩就拉倒

長期如此,就會給員工造成一種做管理很簡單的錯覺,畢竟老闆他小姨子中專畢業都能在公司人事行政部當老大。

40歲轉行人力資源,來得及嗎?前輩說:你有病

03

我們再聊一聊HR自身的問題。

能引萬國來朝,那是本事,而引萬人來吐槽,那一定是自身出了問題。特別是在外部環境惡劣的前提下,HR自身任何的不專業都會被放大。

基礎薄弱,一知半解

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是,現有的HR從業者當中,非專業出身的HR確實比比皆是。很多人目前的實力狀態是什麼都知道一點,但也就那麼一點。工作多年,看過的專業書不超過十本。

你知道“員工離職的小信號”,也知道“離職證明不能隨便開”,然後再深入一些你就迷茫了。企業為什麼要控制員工流失?員工流失的成本是多少?你很難系統地回答。

只有養成學習與鑽研的習慣,才能讓我們理解問題背後的使用場景與邏輯,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重實踐,輕理論

重實踐,輕理論的最突出表現,就是臨時抱佛腳

單位員工離職出現問題了,陷入賠償糾紛了,趕緊問下群裡的大神該怎麼解決。單位要實行績效了,趕緊下載一些資料包來看,連KPI都還沒搞懂,制度就新鮮出爐了,而且還美其名曰,行動力強,做事效率高。

實踐很重要,但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糊弄與魯莽,風險高,容錯率低。只有實踐理論結合,多聽多看多學,再去做。

閉門造車,缺乏交流

這個問題尤其明顯,特別是在如今互聯網爆棚的節奏下。

很多HR的學習過程就是關注幾十個公眾號,下載資料包與工具包,然後看各類職場文章,甚至會沉浸在這種“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的錯覺裡。

學習除了自己鑽研外,最重要的是交流。學生除了悟性與態度外,最重要的是同窗和老師。

革命路途遙遠,雖然隻身上路,斬妖除魔聽起來很酷,但在職場上更重要的是效率與結果,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和氛圍良好的組織,大家一起學習,交流,進步,HR整個行業才會形成向上的力量。

對工作缺乏正確認知

對現狀不滿,妄自菲薄,把自己的工作貶低得一無是處,是目前HR中非常普遍的想法。

人力資源是一個成熟企業的核心部門,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企業的發展和未來。為企業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資源支持,從而幫助企業提高利潤,是HR最有價值的體現之一。

人力資源管理做的是管理工作,管理是企業的大腦。優秀的HR,不僅在職業技能上熟練專業,在人際溝通、法律常識、自我提升上也能獨當一面,他們往往能從全局的角度考慮事情,還兼具統籌能力和流程化思維。

所以各位不要再懷疑自己的工作了,覺得工作一無是處的人,往往自己才是真正的一無是處。

40歲轉行人力資源,來得及嗎?前輩說:你有病

04

看到這裡,還會有人覺得HR容易做或者HR門檻低嗎?

當然會有,分兩種人。

第一種,自暴自棄,沒有生活追求,沒有職業理想,工作一天,划水四天的職場混子。

另一種,恰恰相反,他們是真正的業內高手,精通人力資源管理十八般武藝,對HR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了如指掌。他們拾階而登高,一覽眾山小,每走一步就是一個新的高度,門檻對他們而言當然是低的。

這些人,才是我們廣大HR應該學習以及努力成為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