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4月6日,在武汉雷神山奋战48天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圆满完成任务,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林研:“50人去,50人回”的承诺,做到了!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50人领队的林研表示:“没有不散的宴席,雷神山留下了我们特殊的记忆,也许以后这里将只是公园。但是雷神山医院在历史、在传染病防治、在我们每个披过雷神山战袍的心中永远存在。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中我们回首再向雷神山、我们的C4病区,再看上一眼,挥一下手:雷神山再也不见!”

“50人去,50人回”,这是出征仪式上林研给出的承诺,如今,他做到了。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军人作风和情怀的老主任路建饶

路建饶,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肾病科主任,57岁。出征时就有很多人问他:临近退休了,人生中工作事业到头了,该有都有了,可以说功成名就,为什么在这个危险的时刻还会主动请缨,坚决要求参加抗疫医疗队,奔赴武汉。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路主任的回答很简单,“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当过兵的人,一定会理解我坚决参加医疗队的愿望和决心。我1979年16岁高中毕业,有幸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在部队工作生活20余年,我父亲也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同志,我是在部队的教育中长大的,可以说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与军队的文化有关,骨子里有军人作风和情怀。我很多大学同学都义无反顾参加过汶川大地震和SARS抗疫医疗队,所以说我们这代人有机会一定会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加的。

谈起这次抗疫的感想,路主任说,“经过这次的抗疫工作,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有国才有家,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幸福。我们80后90后这些独生子女们在这次抗疫工作中得到了考验,他们有责任有担当,不再崇洋媚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朋友和家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为我的同事而自豪。中国加油,七院加油,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孙海峰:麻醉技术最好的摄影师

孙海峰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在朋友眼中,他是“超级男神”,多才多艺,爱摄影,喜欢自驾,学生时候110米跨栏更是一级棒。这次去支援武汉雷神山,他也是御用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队员们在雷神山的抗疫点滴。队员们都说他是“麻醉技术最好的摄影师”,实至名归。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胡双双:支援武汉是我一生做的最勇敢的决定

“我未婚,没有家庭小孩的担心。我有兄弟姐妹,父母也有人照顾,我已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取得了父母的谅解和支持。最重要的是,我工作7年,临床经验丰富能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处理。此次自愿申请,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望领导批准。”申请人:胡双双。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还记得这封“网红”请愿书被各路媒体转发。现在请愿书的主人公—七院手术室护士胡双双回家了!

经历48天的奋战,她说:“支援武汉可能会是我这一生做的最勇敢的决定,也是最正确的决定,最自豪的决定!踏上这个战场,我从未后悔,不悔从医路,让我有这个机会能报效祖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家英:50人中唯二的女医生,新婚三月奔赴一线

李家英,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传统医学科医生,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响应医院医疗队征集号召,参加援鄂医疗队时正值新婚三月,且是本院医疗队伍仅有的两名女医师之一,毅然决然,不曾退缩。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回来之际,李家英感触很深,“在这里,我们曾经体验过‘酸甜苦辣’的新冠抗疫生活,我们曾经倍受瞩目,我们曾经接收并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怀、关心和帮助,我们曾经真实地践行并见证过‘团结就是力量’;在这里,我们曾经经受过考验,不仅仅收获了队友之间最真诚的“革命友情”,更收获了无与伦比的成长!我们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本次经历必定是终生难忘的,此去经年,再回首,或许云淡风轻莞尔一笑,但是,我们曾经为武汉拼过命!

武汉再见,雷神山却再也不想见。

见证过病毒的无情更觉生命之可贵,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再接再厉,心怀感恩,热爱生活,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一起加油。”

吴凡:雷神上的小翻译

七院急诊监护室的护士吴凡,是武汉人。这个冬天,家乡武汉爆发了疫情,从小长大的地方,让远在上海的她跟着揪心。但正如疫情爆发初期,1月23日她在请愿书中所写到的,“所幸我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在家乡需要的时候,能出一份力。”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因为是当地人,在雷神山C4病区吴凡充当了“小翻译”。也整理了一些武汉话常用语翻译给同事们:老特(爸爸、老爸),老俩(妈妈),家家(外婆),家爹(外公),麻木(三轮车),耍拉(麻利、动作快又干净利落)等等……

现在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上海,吴凡说:来到家乡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个长大的城市,早就把患者当亲人了,当送走最后一名患者的时候,心里不是愉快,是失落,同时也激动,武汉的繁荣恢复终将不会远。热干面和周黑鸭开张的日子近了,衷心的希望“武汉”以后平平安安,雷神山再不见。

去时风雨锁寒江,归来落樱染轻裳。牵肠挂肚48天,加油鼓劲48天。48天后,逆行的英雄回家!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春暖花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50名援鄂医护返沪


记者:吕萍萍 通讯员:任梦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