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百姓多留空间一民为贵》引用此文向易中天老师致敬

知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如约出现在广州南国书香节“探寻历史真相之旅——中华根”讲座上,但是最让他的听众和读者感到兴奋的,却是他关于空置座位的一些调侃与抨击。

不知从何时起,不管是观看演出还是出席活动,举办方都习惯把最前几排留给领导和嘉宾,并以领导和嘉宾能够亲临现场为无尚的荣光,甚至为等姗姗来迟的部分领导,演出或活动开始时间进行推迟。国人似乎已经习惯心存对那几排特殊座位的敬畏,即使空着,也不敢上前挤占。

《给百姓多留空间一民为贵》引用此文向易中天老师致敬


学者易中天的一句“不要怕坐官员的位置,他们来迟了,就应该站着听。”似乎点醒了什么。如果在一些政治场合,为了必要的礼仪为领导设定固定的座位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一个普通文化讲座,其受众都是平等的听者,在为此预留专座,难道非得贴上“特权”的标签才能突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吗? 真的大可不必。

《给百姓多留空间一民为贵》引用此文向易中天老师致敬


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许多先人精粹被遗失的荡然无存,而部分糟粕却得以发扬光大,“官本位”的观念就是一个。从报刊电视领导头条,到领导出行清场,再到作秀摆拍,官本位现象处处可见。本次事件说白了,给官员留的不是座位,是对其地位和身份尊荣的膜拜。“给领导留座位”说到底是官本位崇拜的产物,是对官员所掌控权力的崇拜甚至谄媚。

《给百姓多留空间一民为贵》引用此文向易中天老师致敬


当下,中央反复倡导除“四风”走群众路线,领导们应主动摒弃特权思想,主动放弃领导专座,多讲一点群众路线,少摆点“官架子”;我们的群众也应敢于监督,勇于挑战潜规则,让自己从精神上站起来,面对权力决不能让权利自我矮化。

《给百姓多留空间一民为贵》引用此文向易中天老师致敬


最后想说:直言的勇气,更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易中天的仗义执言带了个好头,希望中国应该出现更多像易老师这样敢说真话的人,诸如胡适,鲁迅,梁启超……一批真正的大家、国家脊梁,只有他们多了才与时代的进步、政治文明的发展相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