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製造了更多窮人,但只要沒有“窮人思維”就有希望

窮人思維,最直接的體現,是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價值。

通俗一點說,就是不把自己的時間當錢,也不把別人的時間當錢。

疫情製造了更多窮人,但只要沒有“窮人思維”就有希望

不把自己的時間當錢,總想著免費的網絡資源,不惜花上幾十分鐘或者幾個小時,也不肯花上十幾元,買一本正版電子書,立刻就能閱讀。幾個小時以後,花錢買書的同學已經讀完了,可以做新的事情,而終於搞到免費資源的同學,才開始剛剛閱讀。

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

類似的還有:各大公共機構免費開放日,一定要去排隊觀看,可以省掉幾十元門票錢,為此不惜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隊,還覺得賺了天大的便宜,支付寶微信做地推的某個特定日期,大型超市減免,又是一輪的排隊付款熱潮。

疫情製造了更多窮人,但只要沒有“窮人思維”就有希望

窮人思維者津津樂道,得意省掉那幾十塊時,珍惜時間的人已經用時間,換取到了知識,人脈和資產等。

男生總是想找美女聊天,覺得美女閒著也是閒著,為什麼不能跟自己聊一下呢;總是想找人介紹女朋友,但是不想付任何代價,無論是介紹費,還是對介紹人日常的精神付出。

自己心理出現危機時,找朋友傾訴,一說說半天;朋友心理出現危機了呢,敷衍過去就是。

給網絡上不認識的人留言,要求給推薦書單或者公眾號,這些整理起來也需要花時間,但是網上的人又不認識你,為什麼要給你花這麼多的時間呢,因為你說了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以上兩點,本質上是一點,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價值。

疫情製造了更多窮人,但只要沒有“窮人思維”就有希望

從前看過一個富商寫過:人活到一定歲數就會明白,錢都是時間給的。

當一個人用窮人思維思考,他看不到時間的價值,他為自己花時間省掉的錢,沾沾自喜,他為別人竟然需要付費,才肯付出勞動感到憤怒。

然後呢?他失去了自己的時間,也失去了從時間演變出來的學識,洞見和財富。

他不尊重別人的時間,也失去了別人的真心對待,有價值的信息透露。等人到中年時,他會發現自己沒有人脈,缺乏有影響力的朋友,於是開始抱怨社會不公。

疫情製造了更多窮人,但只要沒有“窮人思維”就有希望

窮人思維的持有者,他們過度看重財富的單一表現形式:錢。

但是無法理解財富的多樣性,個人影響力,信息獲取力,人脈;

更無法理解,一切財富的本源: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