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聞名天下的名茶“龍井”,產自人間天堂浙江杭州。相傳北宋元豐二年,有位法號“辯才”的高僧,晚年從上天竺住持退居到龍井獅子峰下的壽聖院,把白雲茶移栽到獅子峰,期間,留下了諸多與趙抃、蘇東坡、秦觀等人品茶吟詩的佳話。他們所品嚐的茶中,極可能有龍井當地所產的茶,這就是龍井茶的源頭和由來。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01 西湖龍井的歷史淵源

據記載,杭州西湖龍井茶區在宋代已初具規模,其中靈隱香林洞所產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所產的“白雲茶”,葛嶺寶雲山所產的“寶雲茶"均已被列為貢品。大文豪蘇東坡常與北宋高僧辯才法師在龍井獅峰山腳下的壽聖寺品茗吟詩,留下“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這樣的千古佳句,其手書的“老龍井" 匾額至今尚存於獅峰山的懸巖上。

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的虞集,與好友鄧文原等游龍井,品嚐了用龍井泉水烹煎的雨前龍井新茶,留下了詩句《次鄧文原游龍井》:

“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

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這是明確記述品飲龍井茶的最早文字。

明代時龍井茶崛起,逐漸聲名遠播,與虎丘茶、天池茶、陽羨茶、六安茶、天目茶同列為六大名茶。明嘉靖年間《浙江匾志》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槍,尤為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 其描述的,已是如今龍井茶的形狀了。一旗一槍,指的是採摘的時候,摘取的是一葉一芽的嫩尖,經炒制後,扁扁的一片,似兵器長槍中的槍尖,旁邊則是槍纓或槍旗之狀。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到了清代,由於乾隆皇帝的厚愛,龍井茶不僅入貢,還成為朝廷對大臣的恩賜品。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龍井,巡視龍井茶區,品茗遣興,題寫六首龍井茶御詩,親封胡公廟前“十八棵御茶樹",奠定了龍井茶的至尊地位。在那個時期,龍井茶的色、香、味、形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02 西湖龍井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龍井茶的產地其實不僅在龍井一地,通常有“獅、龍、雲、虎"的說法。人們稱獅峰龍井村的茶為“獅”,並推崇其為最佳珍品,這種茶綠中帶象牙色,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勻齊,品飲時似豆花香而回味無窮;翁家山、楊梅嶺、九溪一帶也產茶,被稱為 “龍",這種茶綠中略帶糙米色;梅家塢的茶稱為“雲",炒工獨具一格; 虎跑、茅家埠、玉泉、平地的茶稱為“虎”,色如翡翠,香郁味醇。

西湖龍井素有“百茶之首"、“綠茶皇后" 之美譽,其優異的品質特徵源自杭州西湖獨特的自然環境、品種資源和炒制工藝。

西湖龍井的產地東瀕西湖,南臨錢江,三面群山環抱,既可吸納南來的和風細雨,又能擋住西北寒流的侵襲;山谷間的茶園有密林遮蔽、雲霧繚繞,加上宜茶的土壤、溫度、日照、雨水等,形成一個有益於龍井茶生長的獨特自然環境。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03 西湖龍井茶精絕的炒制技藝

優質的西湖龍井茶,其炒制過程全憑手工操作。在一口特製光滑的鐵鍋中,採用“抓、抖、搭、揮、捺、推、扣、甩、磨、壓"十大手法,並隨時把握火候和茶葉的形狀不斷變化炒制而成。通常一鍋茶需炒四遍,只能炒四兩幹茶。尤其是明前茶,因為全是細嫩的芽茶,炒茶技法就更講究,這樣才能保證炒出來的茶葉色、香、味、形俱佳。西湖龍井茶的炒制工藝是多少代人摸索出來的經驗與智慧的結晶,由此炒制而成的西湖龍井茶是茶之上品。

過去,頭道頂級龍井須由豆寇年華的未婚少女採摘,故民間稱之為“女兒紅"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 這優美的詩句,堪稱西湖龍井茶的絕妙寫真。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04 西湖龍井的茶好,泡水亦有講究

杭州人愛喝綠茶,主要是喝西湖龍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清飲。玻璃杯中放少許明前茶,用開水沖泡,最好用90-100度以上的泉水沖泡,就成了一杯香氣撲鼻的好茶。

自古以來,人們就將水與泡好一杯茶密切聯繫在一起。古代泡茶經驗和現代科學研究已證實,水對沖泡茶湯的品質存在明顯影響。據文獻報道,純淨水沖泡的茶湯滋味較好,可以基本體現茶湯的原滋原味,而部分天然(泉)水沖泡的茶湯滋味清醇,得分較高;多種天然礦泉水沖泡的茶湯滋味變熟,醇爽度明顯較低,有些還出現澀感;杭州自來水水源地為錢塘江,以此水樣沖泡的龍井茶茶湯滋味品質不高。見表1。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一杯明前龍井泡好後,免不了要看、聞、品。當你手捧一杯龍井佳茗,只覺得幽香陣陣、蕩氣迴腸,定睛一看,茶芽上下交錯翻滾,猶如凌波仙子,茶湯碧綠清亮、賞心悅目。輕呷一口,六腑芬芳、口舌生津、幽香醉人。細細品味,一股濃郁、清香、甘醇之味,便直沁心脾。若再慢慢品味,只覺得有一種太和之氣從胸中冉冉升起,將自己的身心完全沉浸在清靜雅緻的茶的境界中。真所謂,茶不醉人人自醉。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05 西湖龍井的現代人文

有人說,杭州是“一市居民半茶客”,這並不為過。從杭州的茶館業來看,早在宋代就有相當規模,尤以清河坊的蔣檢閱茶肆最為聞名。而如今,杭州人仍然保持著“茶館”的生活習性,他們把茶館當做家庭的“第二客廳”,平日聚朋會友在茶館,春節全家團圓也到茶館。上班族把茶館當做辦公室的延伸,商務洽談,開會活動也搬到了茶館。也有老年人悠閒自在其間的社區茶室。

自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結茶緣。西湖山水、龍井綠茶與歷代湖畔愛茶人,這三大組合,在中國任何一地都難再複製。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背後的茶文化


茶和一座城市有著這樣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茶為國飲,杭為茶都" 確實實至名歸。龍井茶的甘香,浸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記憶之中,裡面有茶人的閒趣、情誼、鄉思,還有禪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