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这阵子,我们办公室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游戏在我们公司火了——跑跑卡丁车。

火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午休的时候为了多打几局可以不睡觉,晚上的时候为了打排位可以玩到一两点。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很多人吃鸡打王者也能这样啊。直到有一次,我们吃饭的时候,有个女生说:“我不会玩,但是你们能带我一起玩吗?”

当时我就愣住了: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越来越离不开游戏了。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其实会玩跑跑卡丁车的,很多都是十几年前的老玩家,很多人可能上学的时候就接触过这款游戏。但像这样连漂移都不会的萌新入坑,算少数。

我QQ有2000多个好友,微信也有2000多个好友,跑跑的手游一开服,微信区马上几百个人都在玩,而QQ只有寥寥数十个。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QQ加了很多网友,大部分可能都比较宅。而微信上的好友,大多是以前的同学或现在的同事,总之都是现实中认识的人。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这些人大多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跃用户”,尤其是女生,属于那种每个周末都得和朋友出去玩的那种。他们也会玩游戏,但是他们玩游戏并不是因为游戏多好玩,多么对他们的胃口,而是社交需求。

其实就是大家玩那我也玩,什么游戏火他们就玩什么。比如说今天狼人杀火了,那我就天天去桌游吧,明天吃鸡火了,我就天天去吃鸡,后天自走棋又火了,又全去下棋了。所以这些人他们作为用户来说,对这个游戏有什么忠诚度和粘度吗?

没有,他们只是想社交而已。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还有一些游戏,他们不一定社交属性很强,但是他们历久弥新,至今仍然很多人在玩。这些游戏生命力很顽强,其实归根到底,它们都经历了历史的考验。

比如说RTS游戏,从《沙丘》、《命令与征服》、《红警》、《星际》一路发展到《魔兽争霸3》,再后来《魔兽争霸3》的自编辑地图,无数的原创作者往上面供应玩法,最后《dota》成了最火热的地图。dota简化后成了《英雄联盟》,更是向所有玩家普及了MOBA类的游戏。然后再简化,把MOBA类搬上了手机成为了《王者荣耀》,《王者荣耀》虽然很多人吐槽,但是它骨子里的基因是承载了历史的,它的玩法就是经过这20多年市场验证,无数产品淘汰后所得到的最先进的玩法。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穿越火线》大家应该都有一些记忆吧,很多人初中甚至小学的时候就玩过。听说最近要出第2代了。这个游戏一开始就有很大的BUG。它有个幽灵模式,幽灵角色是隐身的,但是你进入这个游戏的目录去把幽灵的模型文件删掉,然后你再进去玩幽灵模式,幽灵就不隐身了。

就这么一个,画面不算精致甚至没有什么反作弊的游戏,它也没凉掉,后来通过慢慢的更新维护,至今仍然很多人玩。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再后来,在此基础上,再加入生存元素,变成生存+竞技+射击,就演变出了现在的《绝地求生》、《和平精英》,移植到手机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鸡》游戏了。

其实也有很多游戏曾大量流失过玩家,后来强行扭转局面并形成了稳定生态的。光是网游,我们国内就有《dnf》,《剑网3》,《魔兽世界》等太多太多了。

但不管怎样,这些游戏能够生存下来,本身就意味着他们的玩法得到大家认可,经历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才能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上个月教师节,我回小学探望老师。毕业以后第一次回到小学,我的第一个很有冲击力的感想:就是这个学校怎么这么的小呢。以前在我眼中大得无边的操场、教学楼,现在看起来都这么窄这么矮。老师说是我人长大了有这种感觉很正常,可真的是这样吗?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我这几天又把《跑跑卡丁车》端游下载了回来,沿着那些曾经我很喜欢的地图,慢慢悠悠的逛,真的太简陋了。

小时候觉得《神秘修道院》这个地图配上音乐特别恐怖,总是玩得心惊肉跳,还有骷髅头会钻出来,现在看就是一堆滑稽的贴图。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小时候觉得龙行华夏这个主题的地图特别的热闹,风景又靓又美,结果还是同样的赛道,现在却觉得暗淡多了,还空荡荡的。

儿童时期,所有的回忆都是有加成的,我在那些沙漠、冰河、城镇、太空、童话世界里面玩游戏,不会去考虑什么最佳化路线,什么漂移技巧,你全身关注的投入到游戏里面去就仅此而已。

那个时候总觉得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晚上走在路上呢,我会觉得月亮是跟着我走的,我睡觉的世界就停止运行了,我醒来了呢,世界又开始复苏了。我哭了大家就要哄我,我笑了大家就要跟着我一起开心,那这就是所谓的儿童视角吧。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所以我们真的是怀念以前的游戏吗?我们怀念的是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和回忆。我相信不管是谁都会有一个想法转变的事情,就是当你某一天突然发现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自己来转的。

而当你的骄傲和梦想被现实打得碎裂破碎的时候,你会突然看清楚这个世界他很冷酷,而且他并不会理会你的遭遇,你的痛苦。这种自我挣扎的思想转变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残酷的挫折,所以大家总是喜欢回忆过去。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再后来忙着学习就没玩了。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是微商,当时老板口才很好,很多同学被他忽悠得团团转,等着赚大钱。结果到公司上了几个月的班,才发现工资发都发不出来,需要用钱,还得去跟老板娘申请预支,超过500元的申请单还会被打回来。

想想自己一个堂堂大学生,却赚不到钱,而身边的同学很多已经当了某某大厂的经理,自己却挤在6人间的员工宿舍,每天躺在房间里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焦虑得睡不好,对着电脑不知道该干什么才能生存下去,就重新下载了《跑跑》打发时间。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那个时候吃饭都成问题了,却拿着仅有的500块钱抽了一辆影刺,抽了也不会玩竞速,三四个人就玩道具赛互坑。把《冰山极速》和《皮蛋和豆树》这两张地图,一玩就是一晚上,也不会觉得无聊。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想为了游戏更刺激一点的,就打赌,买了一包辣得不行了的辣条,最后一名就吃一个。辣条吃完了,有个人输红了眼,就把垃圾桶里的包装袋也捡了起来,红着眼睛跟我们说,再来一盘,输的把辣椒油喝下去。

后来公司倒闭大家各走各的,我也换了许多行业,也赚了一点钱。但是,回想起来那个又穷又迷茫的时光,真是最快乐的时光。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现在跑跑出了手游,感觉又像回到了4年前,回到那些跟朋友一起挤在房间的日子。所以有时候真的会疑惑,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玩游戏呢?

我想大概是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游戏,比如说跑跑,是一个努力就可以获得进步的地方。

我其实是一个比较笨的人,兴趣广泛,但是干什么都没什么天赋。

我焦虑的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后来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甚至已经列好了故事情节框架写好了各个主角的人设,但是写了没多久就被别的事情缠身了,反正后来也没坚持下去。

然后跑步,跑了一年还是每公里7分多钟,到现在一点进步也没有,喜欢打游戏呢,英雄联盟玩了七八年还是白银。

成年人的空虚,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但是《跑跑卡丁车》是一个真真切切让我觉得付出是有回报的游戏。虽然我很菜,到现在拖漂都不会,但是我一个地图玩一晚上可能就会进步一秒。生活中给我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做什么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玩跑跑我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变强。

再就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纯粹的游戏。不管是道具还是竞速,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跑向终点。游戏过程中你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可能有的玩家水平高,有的玩家玩的不怎么样,但大家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这可能就是我喜欢跑跑的理由吧。

所以大家真的是喜欢玩游戏、喜欢玩跑跑吗?

也许只是生活的压力太大,精神被生活蹦的像一根弦一样,所以才跑到虚拟的世界中,找寻一点快乐和激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