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

有人曾经跟我说,爬山的乐趣从来不在风景,光是那些形形色色的路人就足够写本书了。


一群春游的年轻人,像是一个社团在组织活动。刚上山的时候,每个人都活力充沛,有说有笑。其中,一个热情活泼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背着一个双肩包,手上还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满了食物,看上去很沉。可他还是一路招呼着落后的同学,帮他们拿东西,不时询问大家要不要休息。困境中见人心,爬山时更是明显。每个人的体力和意志力都相差甚远,想要一起到终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有这么个热心肠在身旁,爬山应该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


偶尔,我们的想法都是错的。从中段开始,剧情就出乎意料地反转。他们每个人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个个垂头丧气,步履艰难地前行,话都不说一句。这时,那个热情的男孩脸突然变得很臭,谁和他说话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一边走一边埋怨身旁的女同学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扔下觉得丢脸,不扔又觉得疲惫,所以只好愤怒。

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


这时,一直默默无闻的另一个男孩却突然走了过来,笑着给他递上了一瓶可乐,接过他的背包,拍着他的肩膀说“快了快了”。看着他们大汗淋漓的样子,我忍不住感叹,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有些人,只要一累,眼里、心里就只剩下自己,不仅不能指望他给你加油打气,还得忙着安抚他的坏脾气。而另一些人,无论多疲惫,都懂得体谅你的不容易,即使不能帮你分担,至少不给你添麻烦。个中差距,可见一斑。

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


很多人说,筋疲力尽的时候,人的行为举止是不受大脑支配的,情绪、心境,乃至看待世界的角度都会变得消极黯淡。但最艰难的时刻才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段位。就像爬山,前半程每个人都意气风发,唯有快要力竭时才能看出差距。

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


而这种差距不仅仅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攀上顶峰,更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到达终点。因为这个姿态里,就是一个人深入到骨子里的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