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七岁的单车》:我们的十七岁,好像就在昨天

小编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十七岁的单车》。

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中,除了高圆圆和周迅很美外,其他的画面都很埋汰。像极了十七岁那年,我刚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时那张汘涔涔的脏脸。电影里阿坚自私又虚荣,敏感又脆弱。可是青春里的谁没有这样过呢。我也曾看到周围女同学买了新的衣服就央求妈妈也给我买。不买就作,就闹,就嚎,就耍小性子。我也曾有过喜欢的男孩。哪怕自己眼睛不大,身材不好,笑起来很傻。在他面前我也会瞪大眼睛,频换衣服,豪迈做作。我也曾偷拿过妈妈的钱,是一张一百的。那时我花了很久。不记得买过多少根冰棒,买过多少颗卤蛋,在同学面前骄傲多久。我只记得妈妈念叨丢钱时,我也没有吱声。花钱的感觉很爽,但是很不安。我偷偷地躲在被窝里哭泣为自己的坏忏悔不已。姐姐轻轻地抱住我问怎么了。我更是哭的不可抑制。第二天我把剩下的五十转交给了她。终于可以轻松地舒了口气。我的胆量根本不适合做坏事。所以那么惹人厌的阿坚我讨厌不起来,我只能给予共鸣般的理解。

浅谈《十七岁的单车》:我们的十七岁,好像就在昨天

但是对于阿贵,每次一出场我都气的想骂“傻蛋”、“大傻蛋”的家伙。但每每话刚到嘴边又被人道主义压下去了。一想发怒但一看他那个轴样。就也说不出口了。骂一个时代的“骆驼祥子”,太不义了。他也十七岁。但他的十七岁注定要比同龄人成他也十七岁。但他的十七岁注定要比同龄人成辛苦。那辆自行车是他的全部。谋生的手段生存的工具。没有了它,他似一条丧家之犬。

有了它,大风吹,大风吹,春光多明媚。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就是死磕。将倔将进行到底。唯有坚持。人活着都需要一种信仰。他的信仰就是骑着那辆自行车赚钱。那当初十七岁的我们有过什么信仰呢。十七岁的我的信仰是考上重点高中。那时最在意的事情是成绩。一道题批错了誓死也要找老师改过来。成绩单打印前反复核对自己的各门分数,分多了是没问题的,少了简直就是炸了我的敏感区啊。就像电影里的阿贵一样。打我可以,砸我车,绝对不行。

还有就是,谁的十七岁里没有个女神呢。阿贵的十七岁女神是周迅。那个爱偷穿女主人衣服的漂亮农村小保姆。女人都是爱美的。何况她本身就那么美。她也那般年轻。虽犯了错,被辞退了。但是我想,她会永远留在阿贵十七岁珍贵的记忆里。他那辆车,虽没有机会载她一程,却也撞过一下啊。值了。阿坚的十七岁女神是高圆圆。电影里她叫萧潇。如果说周迅是早熟与性感的结合,那么高圆圆就是清纯与气质的代表。一出场就自带光环。两个男主角本就长得挺丑,将相对比,越发丑。她就像是淤泥里的嫩莲,废墟里的雏菊,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不解风情,但美得风情万种,碧波荡漾。

想想我的十七岁女神是谁呢。我的十七岁女神是我喜欢的男孩喜欢的女孩。真的,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她是生活中我看到过的最好看的女孩。一直没变过。这部电影没有堕胎跳楼失去记忆的梗,也没有多年校园旧爱久别重逢好久不见话当年的情节。就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关于自行车的小故事。让看的人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后来两个人都被打了。阿坚被打是因为他拿砖头拍了夺爱的大欢所以被打。阿贵被打是因为他和阿坚在一起所以没有理由就被打。后来镜头随着阿贵背着被毁了的自行车的背影一直在走。熙煕攘攘的人群。他那么渴望,那么珍惜的自行车。最终还是被毁掉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如同自行车在眼前被人砸掉的难过。可你只能带着伤痛,继续向前。无法回头。电影里阿坚和萧潇的朦胧恋爱就这样被阿坚作结束了。那如果十七岁还能重来,你会对你的初恋说什么?你们还会分手么?那些当时遇到的比天还要大的问题现在看来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重要?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我们的十七岁,好像就在昨天。

而昨天与今天,隔了一成长的距离。骑单车的少年,穿着裙子的姑娘,车轮轱辘辘地转动,你我相视一笑,心无杂念。明天早晨,还要一起上学哦。让人想起来甜蜜的有点心痛的十七岁,真的就这么悠悠然的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