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本週,杭州市政府發放了16.8億元的消費券,全體在杭人員都可領取,只要在線下實體店消費滿40元,政府就補貼10元。

除了南京、杭州外,濟南、寧波、遼寧等省市,也出臺了和消費券有關的措施。

其實這種發消費券的方法,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成都率先發放消費券,引發了其他城市的效仿。

那一年消費券發放最多的城市是杭州,達到了8億元,其中給困難家庭每戶發放200元,給在校中小學生每人發放100元。效果非常顯著。


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後來發現消費券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達到1:1.3,是直接發放現金的2倍。尤其是對旅遊業的促進,政府每發10元旅遊消費券,就可以帶動近300元的消費。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此次受疫情影響,美國的失業人口達到了328萬,比此前的最高紀錄還要超出5倍。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家庭的銀行儲蓄率非常低,之前美聯儲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美國40%的家庭拿不出400美元的應急費用。在美國人的觀念中,借錢消費是一種常態。


而中國人則比美國人要保守得多,10年前中國的儲蓄率是50%,如今是45%,依舊是全球最高水平。


所以政府如果給美國人民發錢,那麼他轉身就到超市購物了,但是如果給中國人發錢,中國人可能直接就把錢存到銀行去了,並不能很好地促進消費。


所以同樣是撒錢,美國撒的是真金白銀,而中國撒的是消費券。

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疫情期間,大陸政府組織得力,是全球防疫的範例,WHO公開表揚,政府行為也表達了對民生的關心,已非典為例,談非典期間疫情僅對大陸餐飲出行等消費帶來了一個季度的影響,認為大陸快速恢復了秩序,造成的破壞不會比非典大。我還不是保持著謹值的樂觀看好大陸經濟,短線受損,而在全球一體化大局之下,最快恢復出來的大陸會是中長線得利。

但剛出ICU是很難直接進大寶劍的,對於消費券等刺激消費行為,我個人認為並不會引發報復性消應

費浪潮,而只是短期提振市場行為。


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對於小型業,沒有那麼複雜的邏輯,賣的貴賣的多,自然賺的也多。參加這次政府補貼活動客單價無疑變相獲得了提升。而在客單價之上更珍貴的,是這次政府買單的“大型免費廣告”所帶來的流量

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所以對於在疫情中受到較大影響的小商家,擁抱政府政策、享受紅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況且參加活動的方式由如此簡單。杭州的商家去支付寶搜索“杭州商家”、廣西的搜索"廣西商家”,直接在支付寶上報名,政府的消費券就可以在店面中使用了。


都受疫情影響,為什麼美國人直接發現金,而我們發消費券呢?


可以說這次支付寶與政府的合作,對復工復產未久的小商家無疑是雪中送炭,幫他們提振信心。這樣的行為充滿了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歷史會記得,人民會記得。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通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一切都會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