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密码:不断的输出是成长的唯一捷径

成长密码:不断的输出是成长的唯一捷径

写给昨天的自己,致那些年犯过的错误,走向成长

记得去年的某一次,在一次分享中,站在台上,不知道分享何物,语无伦次。分享之后,自己很不满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听懂。

从那时候起,开始喜欢上看一些直播,对于直播大佬很佩服,觉得他们的口才确实不错,能够滔滔不绝的讲这么久。

当我羡慕别人的好口才时,不断的找那种感觉,自以为找到了分享的诀窍,可一不留神,又被无情的打击了,发现分享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人生的阅历确实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分享,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输出。

费曼学习法告诉我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不断的分享,每一次分享都是对知识的深化。

在不断的输出过程中,我们会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边输出边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来提升自我。

我记得,有一位好友为了分享好赢的力量,通读了关于杰克韦尔奇的三十多本书,对这些书的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

做到这种程度,也是因为这位朋友十分珍重这次输出的机会。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一点的方法来提升自己。

如果,再一次面对去年的那种情况,我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那就是在输出之前用笔在纸上做一个速记,现场对知识进行梳理,挑战自己的分析和整理能力,也挑战分享水平。

不断的输出是成长的唯一捷径

输出,应该成为一件长期的事。而且,输出很容易成为一个习惯,能产生让我们坚持地做下去的动力,对自己的毅力进行挑战。

在去年的时候,我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天做当天的工作日志,但在几个月之后,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原因有很多种,归根结底还是动力不够,日志不是一个完整的输出过程,所以做到后面越来越找不到乐趣了。

但很多作家的连更记录却可以保持。吉尼斯记录里的不断更记录是由唐家三少保持的,超过15年持续更新。虽然其他作家没有这么恐怖,但很多网文作者每天五千字以上也可以做到常年不断更。

这就是因为他们在做输出,当文字到了公共的平台,会给自己和自己的文字赋予一种新的动力。

当然,像唐三这样的输出是需要打破的,寻找新的可能。但对于我们小白而言,先做好坚持再说。

输出,也是我们在打破自我的荒岛的过程。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心态很开放,但不会如此。但没有输出,我们根本不明白开放为何物?

记得去年,一位长辈问我开放吗?我能够毫不犹豫地回答开放,但在这几天里,我就明白了当时的我是多么的不自知。

没有经历过输出的过程,尤其是对内心的输出,根本谈不上开放。

当然,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我是很开放的,但输入和输出应该是两面,如果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就如同一个水桶,什么东西都在里面,能够说是开放吗?

而且,输出还有一个好处。通过输出,你会更关注他人的感受,关注你的语言能够吸引人,能不能让他人产生共鸣。

在文字是小众工具的时候,当然可以更多的感性,这样也好,感性其实对于QQ、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软件是很重要的,形成圈层化的小社会。文字可以不怎么讲逻辑,甚至写到一半不写都很正常,在我的电脑里有不少这样的作品。

当我们要把这些文字拿出手的时候,就不能再如此了,要让别人看得懂,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这就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了,一篇文章是一件很双向交流的事情。需要能理解他人,也要有点自我。

输出可以是演讲,是分享也可以在社群中同群友聊天,但我们一定要敢于表达。

过去,很多习惯已经荒废,今天,通过重拾坚持来改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