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每每我看學習強國時遇到這句話,心裡就被刺了一下。

之前的澳洲叢林大火從2019年7月18日一直燒到2020年2月中旬,這場持續性的野火,總共燃燒了210天的時間。悉尼大學生態學家估算: 近600萬公頃林地被燒燬, 超過10億動物(鳥類、爬行、哺乳)葬身火海,2500處房屋毀於一旦,至少 25人死亡,無數人流離失所... ...連續的自然災害已經讓澳大利亞地區難以承受。可以想見,這或許就是整個地球現在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的縮影,也給全世界人民敲響了一個警鐘。

《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環保教育迫在眉睫!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可我認為讓孩子們發自內心地保護環境,愛護自然,就要先愛上大自然。閱讀繪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本《自然的故事》由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總幹事張伯駒強力推薦,是榮獲“斯坦福 · 杜曼旅行文學獎”提名獎的創意無字書。

一, 精緻的插圖呈現藝術之美。

《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好的插圖作為圖像的一種形式,是一種重要的審美教育手段。全書中共100副精美的插圖,極具創造力和感染力的精妙設計,讓孩子們沉浸在繪畫的藝術之中,能讓孩子們更直觀地認知世界和感受世界。要知道,天真浪漫的小屁孩們對發現美與創造美天生有一種傾向與能力。而這些生動的插畫呈現大自然中植物生長與動物的出生、捕食等真實鮮活的場景:小小的圖上,一顆顆隨風飄舞的蒲公英種子如同降落傘般飄向遠方,蘊含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大大的圖上,樹枝上蠕動的毛蟲,破繭而出的蝴蝶輕飛曼舞。整個版面的魚群向你游來,確是被長大嘴巴的鯊魚追趕而來... ...孩子們在捕捉插圖細節同時,一場悄無聲息的的審美教育也同時進行。正確的審美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兒童的美好情感和積極態度,並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空間感受力,還能提高成就感與精神滿足感。

《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二, 一圖一故事展現的科學之美。

100幅圖,講述了一百個生命的故事,呈現了100處自然奇觀。

對於低幼兒童,這本書直觀地展現了大千世界中關於生命的知識:植物的播種發芽、動物的繁衍生息。雖然只是一幅圖,心思巧妙的作者卻畫出了動態的過程:一顆種子、生長髮芽,可愛小樹再到蒼天大樹。我不禁腦海裡都能想起孩子翻看時發出的聲音“原來樹是這樣長大的啊。”這本豐富的自然之書呈現的可不僅僅是這些,小鳥築巢、蝌蚪變青蛙、“鳩佔鵲巢”的布穀鳥、永結同心的天鵝、獨角鯨的決鬥、砸破冰層的海象、壯觀的北極光......簡直是開放了實實在在的紙上自然博物館啊。孩子們會沉浸在沒有文字干擾的豐富細節,也不會有不識字的苦惱了。

《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對於七歲以上的孩子,這本多姿多彩的自然畫卷就變成科普書了!欣賞了自然奇觀,還能盡享豐富有趣的科普知識了。書後附有作者的逐圖解讀,蘊含了大量關於動植物生長繁衍的信息。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關於動植物的信息不僅僅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還平添許多樂趣。猩猩能像人一樣用棕櫚葉當傘遮蔽風雨;在自然界雄孔雀才是那個展開五顏六色的尾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是為了吸引雌孔雀;蝙蝠之所以在漆黑的山洞裡也能飛行自如,是利用了聲吶系統探測方位;《海底總動員》中漂亮的小丑魚在海葵的觸手之間翩翩起舞,不僅可愛美麗,還能促進空氣流動;由於人類的活動,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北極熊的生存面臨著極大的威脅... ...

《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自然的故事》是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動植物們的故事,栩栩如生的插圖所散發的生命力是如此動人,所呈現的自然之美讓我驚歎。作為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書,自然不錯!可我認為,這本書並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內容看似簡單,意味卻不一般。你我一樣的成人翻開,輕鬆愉悅,也會情不自禁地被打動。如果我們都能為這神奇的大自然所傾倒,那麼環境保護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與華麗的宣傳語了。


《自然的故事》:環保教育還是從孩子的自然生態啟蒙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