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永綏橋,叫橋不見橋……老濟南,文人墨客站在這座橋上看風景

原名永綏橋,叫橋不見橋……老濟南,文人墨客站在這座橋上看風景

“旱石橋” “永綏橋”

  綏,安好、安定、平安之意,永綏寓意永遠安定舒適。

  說起濟南的永綏橋,大家可能感到陌生,但是一提起杆石橋,濟南人老少皆知。杆石橋在人們心目中的熟悉程度,不亞於今日泉城路、寬厚裡等標誌性區域。杆石橋一帶雲集了諸多學校、商場、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這裡的道路通達八方,抬頭便是貫通濟南城區南北的順河高架路,光以“杆石橋”命名的公交站點就有三四個之多。如今的杆石橋已不再僅僅是一座橋的名字,而早已是一個名震泉城大區域了。

  永綏橋下的錦纏溝為濟南的雨季洩洪溝,平時無水,此橋最早名曰旱石橋,旱石橋是座五孔石拱橋,其造型古樸典雅、雄偉壯觀,且有著造型別致的五洞橋孔,橋孔上的三個石雕鎮水獸頭虎虎生威。據史料記載,該橋有400多年曆史,《濟南地名志》記載,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歷城縣志·建置考》載:“旱石橋跨錦纏溝,嘉靖元年重修。”又據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濟南府志·橋樑》載:“杆石橋在府城西青龍街,跨錦纏溝,南來第一橋。”

原名永綏橋,叫橋不見橋……老濟南,文人墨客站在這座橋上看風景

  永綏門是濟南的西圩子城門,這是一座固若金湯、巍峨高聳的城樓。濟南有內城、外城之分,圩子城被稱為“外城”,“外城”全長40餘華里,是於清咸豐、同治年間為了防止捻軍而陸續修建的。濟南圩子城有東、西、南三面城牆,北面因大明湖所限而與內城北城牆相接。圩子城東、西、南共建有七座城門,西南方向的永綏門即為其一。出永綏門接長清古道,是當年濟南西去的主要通道,連接城裡城外的旱石橋因永綏門得名永綏橋。永綏橋系南山大青條石砌建,濟南坊間據橋型、“旱石橋”之諧音俗稱其為杆石橋。杆石橋的名字朗朗上口,又深接地氣,深受百姓喜愛。久而久之,她的原名“永綏橋”倒逐步被人淡忘了。

  自古以來,永綏橋一帶便是文人薈萃的風雅之地。

  濟南清代詩人董芸被人們熟知,在他的名著《廣齊音》中有《錦纏溝》詩一首:

  錦纏溝畔柳毿毿,未老抽簪野興酣。忽憶南山佳絕處,青鞋布襪吊枝庵。

  此詩詠唱的是明代濟南詩人劉天民。此首詩注曰:旱石橋在西關,跨錦纏溝。劉天民詩文風格獨具,時人稱其詩“頗有杜甫之風”。(乾隆《歷城縣志》)。他與邊貢、李攀龍被稱為“歷下三絕”。

  據史載,劉天民的晚年生活十分快活適意,他辭官後回到錦纏溝舊居,四方賢士多來拜訪,座上客常滿。我們不禁感嘆,當年的永綏橋積聚了那麼深厚悠遠的鬱然文氣。

原名永綏橋,叫橋不見橋……老濟南,文人墨客站在這座橋上看風景

  永綏橋還記錄了辛亥革命中的一段風雨事件。

  1912年革命黨人劉梅五等人曾設伏於永綏橋下,準備用炸彈刺殺北洋巡警道吳炳湘,沒有成功,所以此橋是濟南辛亥革命的一處重要遺址。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山東宣佈獨立,但僅僅過了10天即取消獨立名號,這幕後的總導演不是別人,正是竊國大盜袁世凱。他一面對宣佈獨立的山東巡撫拉攏、利誘,迫其取消獨立名號,回覆清廷舊制;一面派出最直接的親信、爪牙吳炳湘到濟南控制山東軍政大權,對革命黨人大打出手,濟南城頓時黑雲壓城,血雨腥風。此時,革命志士劉梅五等人捨生忘死、挺身而出,他們挾炸彈分別埋伏在永綏門外杆石橋邊,以企炸死過路的吳炳湘。等到吳炳湘過橋,劉梅五等以彈投之,不幸未中。劉梅五被袁世凱的陸軍第五師所捕,後在壽光小西門外英勇就義。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個人的名字劉梅五。

  《斷章》中的橋就是永綏橋。

  提起詩人卞之琳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他的詩作《斷章》更是備受推崇。他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是胡適和徐志摩的學生。與李廣田、何其芳合出《漢園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為漢園三詩人。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此詩為作者抽出長詩的一節。該作品含蓄蘊藉,但語言卻極樸素、平實,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現了詩人從剎那的感覺中提升起的智慧。

原名永綏橋,叫橋不見橋……老濟南,文人墨客站在這座橋上看風景

  上世紀30年代,在永綏橋外原山東高等學堂的舊址上,出現了山東著名的中等學堂--濟南高中和山東省立一中,全國許多著名作家來此任教,形成濟南也是全省全國的一個文學創作和革命文藝的中心。當年在此任教的有:胡也頻、楚圖南、卞之琳、丁玲、董秋芳、董每戡、李廣田、夏萊蒂、王祝晨、季羨林等。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顯然是卞之琳在濟南任教時的作品

。卞之琳的《斷章》首句中提到的“橋”,就是永綏橋。試想,當年卞之琳茶餘飯後時常徘徊在橋的周圍散步、觀景,橋上橋下留下了詩人的腳印,詩人和石橋產生了深厚的情誼,產生了創作的靈感。

  永綏橋,以它的美麗而富有韻味的景緻,以及與永綏門城樓相映的美圖,成就了詩人永垂青史的文學佳作。

  永綏橋就是這樣一座有著歷史韻味和文化氣息的地方。

  我們還是喜歡把永綏橋稱為杆石橋。杆石橋於1957年改建,原結構未變,在橋兩側各加了2.5米寬的木結構人行道。1962年擴建文化西路,1965年展寬杆石橋街,是年將石橋拆掉,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的板橋。1981年又在橋的兩側架設了各寬5米的附橋,始成新型橋狀。現在的杆石橋,經過多次改造,儼然與周圍的道路融為一體,沒有了橋的痕跡,這裡每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這也就是為什麼被稱為“叫橋不見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