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无人配送”的红利真的来了!

2月初,京东物流的无人配送车在武汉完成了首次配送,之后就一直在为武汉第九医院和周边被隔离的小区提供服务。站点到医院的距离仅有573米,但无人配送车多跑一米,配送员的安全感就增加了一分。当时,京东物流的研发自动驾驶的科学家们远在千里之外的京东总部,他们从未进入湖北半步,却帮助快递员制造了这样一个得力助手。

在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商业圆桌会议上,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表示,疫情刺激下,京东物流无人配送车的量产和推进工作至少提前了半年。“无人配送”在疫情期间飞速发展,对企业而言,如何抓住这次契机,壮大无人配送这个新兴产业,升级服务,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是安全,走过的路越多,安全性越高。经过三年的研发和测试,京东物流的无人配送车已经在北京、长沙、呼和浩特,贵阳等二十几个城市进行了试运营,还建立了专为这些智能化机器人们打造的智能配送站。

这一次!“无人配送”的红利真的来了!

第二,是路况数据的积累。自动驾驶算法最关键优势是迭代速度,但这个数据的积累,需要时间和运营规模支撑。京东物流的末端配送,无论是场景复杂性还是样本量都足够可观,可以在边际成本极低的情况下,迅速积累数据。

第三,是量产和规模化。京东物流的技术在于软件、系统和数据,配合中国车场的硬件实力,可逐步实现无人配送车量产,人机配合,帮助配送员节省时间,提升整体业务效率。

京东物流已经在无人配送在商业化运作方面看到了曙光。相信在未来,无人配送将融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基建添砖加瓦,而物流也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最先实现商业化的最佳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