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劉省長的計劃

在《人民的名義》這部劇中,漢東省省長露臉不多,他不是主角,故而被忽略掉。而且劇中也交代,幾個月後他將退休。

《人民的名義》:劉省長的計劃


省長姓劉,屬於正省部級,按照規則,退休年齡一般在六十五週歲。劉省長可能也到這個年齡了,即將退出現任崗位,不知道會全退還是半退。如果全退,那麼逍遙自在的生活即將開啟。如果半退,說不定上面會安排其進入人大擔任某個委員會副主任什麼的,繼續發揮其餘熱,某種程度上,還能發揮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不管是哪種結果,影響力肯定不如現在漢東省省長大。退休意味著權力的喪失,對於權力慾極強的人來說,退休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結束,好比自殺,簡直生不如死。退休前,大權在握,身邊會有很多人跟著,自己動動手指,某些人就會發財,某些人又會傾家蕩產。退休後,這些都沒有了,以前門庭若市會變成門可羅雀,失落之情難免。

《人民的名義》:劉省長的計劃


劉省長在最後以省長資格退休,這要強於一般的公職人員,很多公職人員最後都只能以普通科員退休,從這個方面看,他比很多人都要強。不過,跟他這個級別的人比,可能有遜色了。為什麼不能以書記的身份致仕了。也就是說劉省長為什麼不能升到更高,偏偏在省長這個位置結束自己的仕途了。有人會說,他的年齡已經到了,就算上面有這個心,也不能壞了規矩。如果上面真的想提拔他,應該會給機會,不會在年齡到點了後再決定,至少會在之前就做了。比如,可以早點調走趙立春,然後將其提拔為書記。如果趙立春沒法調整,也可以將其外放到其他省市擔任一把手。方式有很多,就看上面願不願意了。這裡表明劉省長的背後的政治資源並不是太充足,資源有限,因此職位也就有限了。

劉省長上面的資源有限,他能走到現在很可能都是靠自己。他可能是漢東自己培養起來的幹部,自己的仕途就是從漢東起步,最後也是在漢東終結。自從進入官場後,就沒有離開過漢東。他跟趙立春都是漢東培養起來的幹部,這樣勢必會造成他們與地方利益不清不楚。與地方交集過深會影響到中央集權,這是非常忌憚的。上面調查趙立春,某種意義上就是要打擊地方主義,強化中央領導。地方利益並不都是不允許的,非法的不允許,合法的還是可以的。如果趙立春代表的是漢東非法利益,那麼劉省長代表的很可能是漢東合法利益。趙的非法利益被打壓,劉的合法利益還是可以繼續存在的。

如果沒有人過來接班,或者說不是自己希望的人來接,那麼利益是否還能維持了?這是劉省長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自己年齡已經到了,退休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自己退了,省長的位置誰來坐。省長不僅掌管漢東的行政大權,他也是漢東的二把手,位高權重,非一般人才能勝任。他不僅能力強,而且還能維護漢東地方的合法利益。因此,省長的人選最好從漢東地方官員中產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劉省長將目光投向了李達康。無論是能力,還是出身,他都是合適的人選。因此,在趙立春走後,通過他的運作,李達康得以進入漢東省常委會,成為省委常委。如果從地方產生,省長肯定是從常委中產生。李達康入常就是為其掃除競選省長的第一道障礙。

第一道障礙已除,那麼省長一般要擔任副書記,當時的副書記除了劉省長外,高育良也是。某種程度上,幹掉高育良,副書記位置必然空缺,那麼誰兼任副書記,上位省長的概率非常大。所以,沙瑞金的反腐,劉省長肯定鼎力支持,兩者有共同的目標。如果省裡面一二把手都結成聯盟了,高育良三把手不倒才怪了。劉省長支持沙瑞金的反腐,除了能幹掉高育良,空缺副書記位置外,他還在向沙示好。省長究竟誰來擔,自己雖然有推薦的權力,但是上面採不採用關鍵在於沙瑞金。首先沙瑞金是上面派來的,他深受其信任。省長的人事權,沙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另外,沙也想在漢東干一番事業,而首要執行者肯定是省長,他必然看重省長人選。誰能接劉省長的位置沙的態度非常關鍵。現在,劉省長向沙示好就是希望他能接受自己的推薦的人。

《人民的名義》:劉省長的計劃


劉可能會覺得上面已經派了一個書記過來,很難再派省長了,畢竟一二把手需要平衡。書記代表中央,那麼省長應該代表地方。如果這樣,那麼人選必然從漢東產生。漢東的幹部不都是跟趙立春腐敗掉了,還有一些同劉省長一樣,有能力幹事,又能保持廉潔的人。人選當然要從這些人中產生。

沙似乎也明白這些,因此他特別重視李達康,或許他已經明白了這種結果。

《人民的名義》:劉省長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