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道歉的企业,如何成就伟大?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最后,战争结束了,被辛德勒拯救出的犹太人获得自由,辛德勒作为纳粹党员和军火商将要踏上逃亡的历程。全厂1000多名犹太工人为他送行,面对周围工人感激的目光,辛德勒的脸上完全是一种歉意,求他们因为没有做的更多而原谅他。他自责没有救出更多的人,他后悔没有把奔驰车送给纳粹军官,至少可以换回来10条人命;他的一枚饰针可以换回一条人命。他的精神完全垮了,哭得呼天抢地。

当年我看到电影这一幕的时候,除了热泪盈眶,还略有不解:辛德勒已经救了这么多人了,为什么还要如此自责?后来我才了解,按心理学的解释,辛德勒是神经官能症患者,在面对责任的时候,这类患者都会为自己强加责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自己,并因此内疚、自责。

而因为责任感产生的另外一种病症,人格失调症的症状则与此相反:患者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而是把错误归咎于旁人或外界因素。

这种病症更具广泛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患有人格失调症,做错事的时候,只要大人追究起来,孩子都会本能地推卸责任,逃避责罚。

这种病症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成年后这些孩子在面临问题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把问题推给配偶、孩子、朋友、父母和上司,或是推给学校、政府、社会不公等,而不是去努力解决问题。他们推卸责任时,可能会感到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的成长的话,现在的中国企业真的是集体患上了“人格失调症”。最近的作家六六痛诉百度搜索“骗子广告”,百度的第一个道歉充满了“外交智慧”:首先是无关痛痒的非常抱歉,后面的“但是”把事件归结为复杂算法的结果。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在网友压力下,百度再次“真诚道歉”。

不会道歉的企业,如何成就伟大?

真诚的道个歉就这么难吗?笔者观看美国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针对数据泄露事件的道歉,苹果CEO库克因为苹果手机性能降低道歉,特斯克公司CEO马斯克针对电话会议拒绝回答问题道歉,一个公司的道歉是否真诚,至少有几点是可以判断的:

其一,道歉的人是谁?至少也需要是公司真正的决策人或事件当事人,拉个跑龙套的出来,只是应付媒体,何谈诚意。

其二,道歉是否严肃?面对死者或生命安全或公众利益,有人谈笑风生,有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这种道歉只会引起更大的众怒。

其三,真诚的道歉应该面对当事人直接说出来,没有那么多废话。马斯克说“我为上次的不礼貌道歉……无论怎么样我都不应该那样说”。星巴克CEO约翰逊就拘捕两名黑人男子的事件抱歉时说:“我们对这两名男子抱歉,他们不应该被捕,我们有责任,我有责任……”

其实百度的道歉事件并非个例,《商界》微博“从碧桂园到滴滴,中国大佬为何不会说道歉?”总结的淋漓尽致:乐清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发生后,滴滴仅发文字致歉声明,派工作人员向家属致歉,创始人程维至今未曾露面。而在“碧桂园工地安全事件”、“携程退票遭投诉”等事件中,也是仅由副手代为道歉。而自如甲醛事件,创始人出面道歉,更是被质疑缺少诚意。

于是有人提出来,这是企业危机公关没有做好,应该从这方面下功夫。

不会道歉的企业,如何成就伟大?

但是细数这些事件,人命安全、公众健康、企业道德,这些不是业务问题,也无关公关技巧。这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的问题。

从那一张张或冷漠或嬉笑或麻木的公司代言人的脸上,我可以恶意地揣测,对于某些公司来说:我本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为什么我要道歉?我要道歉,也是因为公众的压力,做做样子而己。

如果把公司看作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他不敢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

我的儿子喜欢看电视,但我只允许他每次看15分钟。有一次,他看了20分钟仍旧不肯休息,我告诉他“孩子,你的眼睛已经流泪了,需要休息”。但儿子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没有流泪,我不困”。如果你抗拒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话,那你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平台司机杀人、甲醛中毒、工地伤亡,这些既成事实已经证明这个问题你无法回避,但公司仍然像个小孩子一样,拒绝从内心接受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既使一次应付过去,下次仍会出现。这是你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如果你不解决问题,你就是问题。

第二个,他没有忠于事实。

事实与虚假是对立的,对事实了解的越少,思维就会越混乱,越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认清事实才会有正解的决断。

在强生公司爽身粉致癌案中,强生公司被指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知道其产品中含有石棉,但未对消费者作出警告,导致一些使用者罹患癌症,并因此支付了巨额赔偿。对强生公司来说,公司认为石棉与癌症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这是他们认定的基本事实;如果因此出现问题,公司愿意接受法律的裁定。这是一个清晰的决断。

但在滴滴事件中,作为一个超级平台,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一样,出现这种恶性事件的机率是存在的,这是公司应该认清的基本事实。如果为了“更好的出行”,愿意承受这种阵痛,那就应该有对应的策略,建立更清晰的应对机制。而不是以这种模糊不清的态度和敷衍的道歉来蒙混过关。

不会道歉的企业,如何成就伟大?

一个人格失调的孩子实则是逃避责任,不愿意行使自己的选择权利,而把一切决断交予外界。你放弃了选择的权力,也就是逃避了自由。

同样的,一个人格失调的公司,一个没有自我原则和决断的公司,又如何能够真正成熟。谁敢期望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又不忠于事实的公司能够成就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