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

第一招:

认识一个在华盛顿工作的说客,就是在国会山联系议员的那种,他讲过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作为一个华盛顿大街上扔块砖头能砸死五个的小小说客,第一次去见一个参议员(正省级领导干部),你要给他传递的第一个信号是什么?

怎样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

你代表的公司家大业大,他必须得认识你?可是公司的游说策略会变的,今天是你,明天说不定就换人了,公司是家大业大,但这不代表他要给你好脸色。

你要说的事项事关重大,有立法的希望?即便事关重大,可是竞争对手公司也对这个事情感兴趣,为什么是跟你搞,而不是跟他们搞?

你个人魅力突出?请不要搞笑。

答案就是:你短时间内是不会走的。You are here to STAY. “我叫XXX,未来的六年时间,您经常会在国会山看到我。”

我们来解说解说这个讯息的意思:我代表的公司家大业大,他们有钱也有足够的动机长期在华盛顿活动;他们充分信赖与我的合作关系,我会长期、全权代表他们的利益;我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办不成这件事情我们绝不罢休,您如果不想联署这个法案,我们会找别的议员来做。最后的最后,即使这件事结束了,甚至这家公司倒闭了,我还是我,我还会在华盛顿一直待下去,您还会见到我,不论作为朋友还是敌人。

这就是跟比你强的人打交道的艺术。

这个问题下面有很多好的答案,有讲到“利益交换”的,方向是对的。可是大多数时候,面对比你优秀的人,你当下真的拿不出什么能跟人家交换的东西。即便你有,像你这样的,人家一天见十个,为什么单单是跟你交换?

还有答案讲展示个人品质、真诚沟通的,这也很好,是必须做的,但这是你的自我要求,对于地位高于你的人,他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你的这些小小纠结和努力。

而我们前面谈的,恰好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只有让他意识到日后还会与你打交道,你才能真正认识他。来日方长,日后才有可以交换的地方;低头不见抬头见,他才会花时间关心一下你的品质。是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招胡同里大妈常常拿来和稀泥的法子,可以运用到所有层次,所有人身上,屡试不爽。再牛的牛人,再大的大佬,见了再八杆子打不着的邻居,也会笑脸相迎,可能他们的日程精确到分钟,但是下班遇见邻居,也得停下来闲扯几句,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人,不是势利,是纯粹的理性。

当然,说这些不是要你做泼皮无赖,像橡皮糖一样黏在别人身上。如何传递“你会一直留下”,是需要一些心思机巧的。

比如年轻学生想找公司的人推荐一份实习或工作,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展示出你对这个行业、这类岗位的充分了解和巨大热情,以及你进入这个细分行业的决心。很多人也会这么做,但是搞错了它的工作原理,他们以为是因为提前了解一点,上手更快,所以他们更容易受重视。实际上,你作为一个学生,提前知道的那些,拿到工作里,真的不作数的。关键是,每个细分行业的细分岗位,圈子其实都没那么大,而你向别人展示了:你一定全力会进入这个行业,他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不论是自己公司、友商公司、上下游的公司里,再次见到你。甚至,你一定会拼尽全力让人内推你做这份实习,如果不是他推的,那也是隔壁工位老王推的。不是让你劈头盖脸说“我这辈子就准备干这个了”,而是你通过展示对行业的了解、通过展示你已经为找工作做过的事情、进而暗示出你即将做的更多事情,让他意识到,你们一定会成为同行,现在不认识你,可能有点小亏。而反面教材就是泛泛而谈、给人一种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海投简历的印象。其实人们不讨厌海投简历,人们只是不确定这个海投简历的你,明天还会不会准时出现。准确说出一个细分行业里在招聘的一百个职位并表示你给所有的岗位海投了简历,和表示你很努力地给世界一百强海投了一百份简历,含金量差了至少三个数量级,从前者我们读出决心,从后者我们只能读出绝望。

再比如我曾经联系一个企业高管,见面一聊,当然是扯一些乡校情谊、共同认识的人、我有什么资源,但是人家通通不感兴趣,只是敷衍了事。看见了吧,我是真有可以交换的资源的,人家都不想睬,因为商业吹嘘谁都会,即便有资源,又不是免费派发,合作的可能能有几分?隔着十万八千里,何必与我浪费时间?后来我们真的在他公司所在地放了一个办公室,只雇了一个司机,一个兼职的会计,什么也还没开始做,他知道以后一个电话就打到我这里,“你上次说的那件事情推得怎么样了?” 你跟我是老乡?我有几十万老乡,你哪位? 咱们上过一个学校?所以呢?你有我需要的资源?别人也有呀,我跟别人还更熟。什么?你准备长期做这件事情了?幸会幸会!

见到比你优秀的人,如果你能找到一个理由,证明未来一年中你们至少还要打一次交道,那他今天就会多看你一眼。想见地位比你高的人,如果你能让他意识到,如果他今天不见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你也会一直出现在他眼皮底下,比如竞争对手公司员工名单里、行业分析文章作者署名里、好几个即将举行的活动里,那他当下就会愿意花时间跟你谈谈的。当你暂时一无所有,还想求人帮你个忙的时候,别忘了你至少还有未来的时间,只需要证明你日后会常常路过,他就更有可能拉你一把,不需要你说什么结草衔环的话,真的,只需要让他知道你还在这一块儿混就行了。

当然,有人可能就是想认识某个优秀的人,但是真的找不出来一个“留在他生活里”的点。那么,要么你没那么想留下,比如你其实没那么想得到一份工作,要么,你其实没必要认识他。我面见过不少知名人士,最终我意识到,我们的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不仅他们没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其实我也没什么用得着他们的地方。这种时候,不如先稍稍找平差距,再谈认识不认识,否则,浪费别人的时间不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果明天我们即将认识,那么我会希望今天就与你认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招:

怎样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把你自己的每一件事做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有你的价值,你可以做成事,这件事可能很小,但是一定需要人来做,而你能做好。而很多优秀的人很忙,但是他们有很多小事需要做,而且不得不做,所以他们喜欢能做成事的人,把这些小事做好。而这,就是第一步。一旦开始合作,一步一步,你们就成了很好的伙伴。 不觉得这句话如此的容易,却又被忽视已久了么?

那就举个例子吧:

A是大学生,学计算机的,零基础。上大学第一门专业课,C。因为学校要求很高,所以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 有的人有基础,所以可以很轻松,有的人因为压力大,开始退缩,进而开始开始抱怨代码无用。A没什么感觉,就觉得既然是门课,我就好好学。不卑不亢。不懂就问,把不知道的都弄清楚了。作业非常认真地完成,虽有错误,但是改错积极。 最后大作业,大神们开始用高级的数据结构写高级玩意,弱逼们开始到处复制粘贴代码。

怎样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

A就选了老师推荐的题目——计算器。没什么特别,但是,A把一个简简单单的控制台计算器做到了极致,处理了所有人想到甚至想不到的诡异错误。一个控制台计算器怎么玩,都不会崩溃。 最后分高吗?不高,因为计算器太常规,没有加分。 但是,这份作业深深打动了助教!助教拉他进了实验室,不做别的,就只做处理数据,从最基础的开始,读入数据,转换格式,输出数据。 后来,不断地处理数据中,他开始跟着做实验,开始有自己的课题,开始撰写自己的论文。但其实,每上一步,他其实都是帮着大牛做简单的活。但他一直在进步。 他成了第一个发paper的人,他懂得比同龄人都多,他的科研一路顺着。还记得最早是为什么?因为他把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做的认真,就这么简单。 跟比你优秀的人成为朋友,一定是因为你有能力,虽然跟他们相比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你要能把你应该做的做好。他们需要你来做一些事情,你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你们就会成为伙伴。

第三招:

说说自己的个人体会吧,不一定具有普世价值,但有些地方应该可以给大家借鉴。 1、在大学里,我通过兴趣和人品筛选优秀的人,通过情感把他们绑定在一起; 2、在职场里,我通过认真和负责实现利益共享; 大学里 法国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传达出了这么一个思想:人处于这个社会中便不可避免的要成为一个群居动物,并由此分化出相应的社会职能。既然人是群居动物,那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我认为,人在出生之际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阶层差:你无法否定一个富二代和十八线县城的孩子存在着见识和经济上的差别,外加上后天的个人努力,最终分化出人生的第二阶层:十八线县城的孩子也能通过努力考上985获得好的教育好的工作,而出生和后天努力都会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个人价值观、个人喜好等,而这些因素会把我们和最接近我们品味的人群绑定在一起,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密友圈。 现在的社交软件利用的就是人类抱团的心理进行设计:网易云音乐的评论之所以“暖心”是因为一帮人在音乐里找到了彼此的共鸣;微博明星的粉丝抱团是因为他们都忠诚于他们idol的价值观和个人形象;豆瓣之所以是我们的“精神角落”是因为聚集了一帮“精神病”和“强迫症患者”……

怎样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

一旦从这点出发,如果你想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在交往的初期,去尽可能地挖掘你们的共同兴趣点,这个共同的兴趣点不仅会成为你们交友的契机,而且额很可能会在你们日后的关系维持中持续发挥作用。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哲学系的师兄,阅读量几乎是我的两到三倍,上至天文地理下知艺术哲学,我能有今天的阅读量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他的影响,即使他现在在NYU,我们也依然会保持联系,我的做法非常简单,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泡吧。利用这一点我可以在他回国后约上一波沟通感情。 有时候我们关系会好得在旁人看起来像CP…… 这一点可以说是我主动交友的方式:对于吃货,我沟通感情的方式就是请他吃饭;对于文青,我的方式就是看戏剧;对于运动青年,室内攀岩就够了…… 毕业在即,我也渐渐意识到这种交友方式往往会获得非常正反馈的结果。因为当你去顺和一个人,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时候彼此的心防都会有些懈怠,沟通的成本也会更低,也更容易获得彼此的信任。 那么怎么在大学里发现这种优秀的人呢? 我的做法非常简单,细致的观察加大胆的搭讪。 我觉得,当一个人真的非常有才华的时候,他就像是一瓶饱和了却依然不停地被灌水的水杯,藏都藏不住:一场酣畅淋漓逻辑清楚的presentation、一次通力合作尽善尽美的小组作业、一场锋芒毕露火花四射的比赛、甚至是狼人杀上一针见血的发言(你们可能不信,但我真的就是玩了一把狼人杀于是成功被新浪的部门经理挖了啦啦啦)……这些场合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绝对可以发现非常非常优秀的人,这种优秀不一定是智力上的,可以使性格上的随和、精神上的坚韧,这些都是体现一个人优秀的品质。至于我那个NYU的师兄,是有一次我们社团聚会听他讲康德,我就决定我一定要勾搭这个人。 一旦锁定好目标,接下来就是搭讪的环节了,如果说观察考验你的智商的话,那么搭讪就非常考验你的情商了。初次见面的搭讪很有讲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让对方莫名其妙,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我一般的做法都是找到目标人刚刚做完的事(比如刚刚比赛完、刚刚玩完狼人杀),然后由衷地赞美对方,接着一步步引申到对对方爱好习惯的探索中,一直找到双方的共同爱好点。 职场里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我反思了我往期的实习经历,基本上都可以和跟我一起进入公司的实习生发展成非常好的朋友,其中不乏清北的学生。职场中的关系不像我在大学里那么轻松单纯,找对人直接就上,从工作发展到私交是一个从公到私的逻辑:先做事,后交友。 职场交友不同于大学交友的地方在于,职场中同事对你的最初印象是基于你的工作能力所产生的,只有你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同事才会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才会愿意和你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交流。 而且工作不是一个专门的社交场合,大家都是拿钱办事,别本末倒置了。 所以如果想勾搭职场上优秀的人,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分工明确,归责明确,漂亮的PPT,精彩的pre……这些都是完成工作的优秀指标,先在工作能力上获得认可,才有后续的交流。 最后说说我这几年来跟人打交道的一些感悟吧,有些是个人感悟,有些具有普世价值,大家自行取舍。

1、最开始跟人交往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谦虚、谦虚、谦虚。时刻提醒自己,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2、尊重对方的时间和习惯。我的知乎会经常接到私信,基本上基于礼貌我都会简单回复。但有几封私信,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千个字甚至将近一万,我看了开头都不知道在说什么,果断弃了。同学我知道你写这么多字不容易,但是能不能尊重下我的时间,我回复你的话,我的to do list怎么办? 要么就是“给我你的照片”、“撩之”、“你多大?”、“老公cao我”之流这种毫无营养的搭讪,基本上我翻个白眼就删了。

3、Keep in touch——密切往来. 朋友圈偶尔点个赞就够了,对于一些很好的朋友,我一定会记得生日,然后送礼物,朋友一定要常联络,不然会疏远的。

4、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我和我的朋友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们吃饭从来不AA,都是这次你请我,下次我请回来,相比起AA,这种方式其实会更附和中国人的人情味儿。如果对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我建议大家前期不用太在意物质上的得失,因为我相信这本身就是一个检验朋友的方式之一:一个值得交的朋友,不会一直让你吃亏。

5、自己变得强大。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不会花太多心思放在取悦别人身上,他们都会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只要你到了那么层次,自然会有优秀的人过来接近你。

恋爱也好,朋友也好,说到底就是一个“资源互换”的过程:我愿意跟你成为朋友的潜台词是,你身上有我需要的资源。这并不是阴谋论和厚黑学,这是一句非常中肯的话:如果我是一名微博的产品经理需要做直播这边的产品,碰巧你有直播的资源,那么跟你交朋友对彼此都有好处;如果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你碰巧善解人意愿意聆听,那么跟你交朋友也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交友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三观不同,何来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