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关注火虫课代表,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帮你远离成长误区。

写作群里几个新手向写作经验丰富的群主提问:“大神,你是怎么做到日更的?我好不容易写完今天的文章,明天写什么一点眉目都没有。“


另一位新手附和道:”能做到日更的人太厉害了,我连周更都做不到。“

……


看到这些消息,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经常为不知道写什么而发愁。别的作者一天更新好几篇文章,不仅有长度,而且还非常有深度。而我,经常在纠结写啥呢?我想写的别人都写了,我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也没有丰富的阅历,真的没啥可写得,我太难了!


在看过上千篇文章之后,我发现那些作者写得选题并没有很丰富,很多时候只是新瓶装旧酒,换个故事,观点话术变一下,角度切入点再细一点,一篇新文章就出炉了。


每当社会上有一个新热点出现,成百上千篇关于这个热点的文章疯狂地冒了出来。比如,这次的罗永浩直播事件,虽然故事情节相同,但每位作者的经历、想法不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大不相同。


所以,我们缺的是一个好选题吗?


其实,我们缺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发现,日更并不是什么难以登天的事,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和逻辑,每个人都有成为“写作大神”的潜质。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每个人的学习程度不同,想要养成持续写作的习惯所需要做出的改变也不同。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写作新手该如何多维度的找选题,不必再为写什么而发愁。


一、找不到选题的根本原因


1、 输入太少

杜甫有一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你博览群书时,你会学到很多知识,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写作时,自然得心应手。


输入是写作的源泉,可很多人由于工作忙碌,都不怎么看书了。想写作时,却发现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写不出来。


长时间不阅读,不仅写作能力会退化,以往学过的知识也会慢慢地被遗忘。这是因为我们大脑就像一个理智的“信息处理器”,随着时间流逝,那些不常用的知识会被它判定为无用信息,慢慢地进行删减。而你经常使用的知识,便能灵活运用。


《庆余年》中范闲在一场诗词大会上,以一首杜甫的《登高》夺下冠军,令在场所有才子甘拜下风。不久后,在大殿之上被长公主和庄墨子构陷,说范闲的成名诗是抄袭庄墨子师傅的。为证清白,范闲一口气背出100多首诗,谣言不攻自破,还获得诗仙的封号。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范闲学过的诗,比那个时代的人见过的诗还要多,知识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当然没有可比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范闲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输出,与他海量阅读有着紧密关系。阅读能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让大脑中的知识流得到一个正向的循环,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2、 知识储备浅显杂乱

有的人是喜欢读书的,什么书都读,但都浅尝辄止,一会看文学作品,一会看言情小说,过两天再看看玄幻小说。太宽泛且浅显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


好读的书属于入门级,一看就懂,看完就忘;复杂的书信息增量大,读起来却晦涩难懂,无法消化。大多数人把阅读当成消磨时间的工具,习惯性选择浅显易懂的书,而忽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纵然读得书再多,认知层面仍然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无法系统输出。


《精要主义》书中说:“这个世界大部分东西对我们是无用的,只有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少而精的事情上,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什么领域都想涉足,到最后只会沦为平庸之辈。想要把看过的书,学过的道理,变成自己的财富,只有找准领域,不断深耕,才能学有所成。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3、 无法逃脱同质化的魔咒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领域内想写的话题别人都写过了,自己的文笔和见解又远不如他人,顿时陷入找不到选题的焦虑中。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经常会看到千篇一律的文章。但是,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有经历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恋爱的次数都不同,对同一个话题,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某个话题我们只要思考地更深入一点,文章的差异化自然就能体现出来。


我很喜欢看粥左罗的文章,同样是追热点,他每次都能追出新高度。就拿罗永浩直播的话题来说,他连写了三篇从不同角度切入的文章。


第一篇是从罗永浩直播赚钱还债这件事为出发点,谈论体面重要还是赚钱重要;第二篇是从直播事件本身切入,用罗永浩的业余与李佳琦等主播的专业相对比;最新一篇是瑞幸咖啡董事长的造假行为与罗永浩的耿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思考的层面是迥然不同的,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写作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上,而要学会从差距中找差异,从绝路中找出路。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二、全方位升级认知系统

通过分析后我把找不到选题的三大根本问题进行了归类:没有输入,何来输出?没有深耕,何来专业?没有思考,何来观点?


首先我们要解决输入的问题,高效的输入是高质量输出的前提;其次,是培养“专家思维”,让自己持续地输出;最后,敏锐地找到新颖的角度,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1、高效阅读的“捷径”


很多人拿起一本书,便从头看到尾,看完一本,接着看下一本,如此反复,可当他再拿起第一本书时,这本书说了什么,他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洋葱阅读法》书中说:“阅读的幸福不是读了很多书,也不是读书的速度有多快,而是把原来不懂的东西搞懂,原本纠结和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就是阅读的幸福。要获得这种幸福,就必须去理解所读的内容。


《庆余年》中范闲一口气背出100多首诗,如果他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理解诗句的意思,他的记忆不会如此深刻。范闲背得诗中大多是李白、杜甫等诗坛大家的名诗,其中多首诗句出自同一位诗人,说明范闲不仅理解作者的某一首诗,更是背诵了作者其它的作品,对作者的背景资料,甚至是创作背景都非常了解。所以,在殿堂上背诗时,才能把创作者的那种情感演绎出来。


读书也是同理,只有了解某一个主题,然后深入阅读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其它书籍,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主题的价值所在。


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找到一个阅读主题:你目前最想阅读的一个主题,如:写作、逻辑或者表达都可以。

然后-制定读书计划:从你现有的书中、读书APP中、或是主题内比较著名的书籍中,选出10本你最想读的。

最后-由浅入深,理解书中概念:把你最想阅读的书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如:入门级1-2本,难度适中的5本左右,剩下的几本难度逐步提高。当你读完入门级的书,再读难度偏高的书,你会发现阅读的速度变快了,对书本中的知识理解得会更透彻。


每本书的作者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在各自领域都有自己的成就。可再博学的作者也会有自己的思维盲区,主题阅读就能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中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2、系统输出,升级“专家思维“

《学习的本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理解某个知识,必须经历一些知识创作和传播的场景,否则就很难理解该内容。”


主题式阅读能帮助我们快速成为某个领域的半个专家,可知道不代表完全理解,我们还需要将这个主题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输出,这样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才能变成我们的学识。


《安家》中的徐文昌对老洋房特别痴迷,凭借着中介的身份对老洋房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上海大部分老洋房的“前世今生“都了如指掌。有了丰富的知识储量后,他出版了一本《梦回十里洋房》。这本书不仅让他成为畅销书作家,还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买家,就连从未谋面的安家天下董事长在看完这本书后都有意重用他。


如果你阅读过我的历史文章,你会发现我经常使用主题式输出的方法,这样完全不用担心没有选题可写,只要你愿意,哪怕一个主题写上一个月也完全没问题。


历史文章中关于表达的主题:


那么,如果开展主题式写作呢?


我们可以借鉴麦肯锡工作法中的MECE分析法,将一个大主题进行层层分解,延伸出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小主题。MECE分析法有一条基本原则:“相互独立,无穷无尽。”即在同一个话题下的子话题都可以单独写成一篇文章。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具体操作步骤如图:

  • 先画出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图形,塔尖处写出一个大主题;
  • 接着从这个大主题拆分出几个切入点;
  • 然后在切入点下,对子主题进行不断细分。


主题式写作不仅帮我们节约了找选题的时间,还构建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某个主题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主题式写作的能力,以后在头条上写专栏、甚至出书也会变得更加轻松。


3、融合旧知识,提炼新观点

前面说过,很多选题其实都烂大街了。即使我们将一个大主题拆分为100个小主题,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这100个选题都被人写过了。那我们如何将一个普通的话题写出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呢?


博学家马文.明斯基说:“了解事物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通过联系,你可将想法内化于心,从各种角度看问题,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思考的真谛!”


在确认好选题之后,我们大脑需要迅速运转,自己学过的知识、所见所闻中有没有什么故事素材可以运用到这个选题中,该从哪个角度切入。


如果你还实在没想法,给你提供三个方向,让你快速找准切入点。这个方法是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看到的,书中将我们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分为三大类:恢复原状型问题、预防隐患型问题和追求理想型问题。


第一种是:当下的生活中遭遇到的一些突发状态,对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种是:目前还没有影响到生活,未来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种是:不安于现状,想要更好的生活。


这三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选题,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自身的写作能力合理安排即可。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以求职话题为例:

  • 坏结果是行业危机、职场危机:文章可以从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大幅度裁员为切入点,分析这些企业会裁掉什么类型的员工等。
  • 潜在的失业风险:假设裁员名单是你或同事,分析为什么会被裁,该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如果事情发生了又该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
  • 理想状态: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该如何升职加薪、提升副业收入等。


同样是写企业裁员的主题,企业裁员年年有,但切入的话题可以千变万化。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关注到的热点等资讯进行整合。


写作时,千万不要心血来潮,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当你打算写一篇文章时,选题的切入点可以多想几个,一般你能轻易想到的别人早就写过了,尽量选择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解决方案。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比思想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浅尝辄止地分析问题,不假思索的表达观点,这样的写作,即便技术成熟,恐怕也没有灵魂。“

3招解决选题问题:升级脑回路,培养专家思维,旧知换新文


写在最后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每个人的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更何况我们读了十几年的书,与他人的行为处事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前进的方向,不断地刻意输入-思考-输出,下一个写作之星非你莫属!


关注火虫课代表,帮你远离成长误区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