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極拳技擊的誤區

目前,太極拳界論述各種理論和關於健身的文章較多,但是研究和探討太極拳核心(技擊)作用的文章卻較少,顯得美中不足。究其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在一些人大腦中起著主導作用;二是當代有較高技擊水平的名家並不太多,超越前人的更是難尋;三是有的“名家”沒有實戰經驗,水平還停留在理論上;四是論述理論相對較為容易,論述技擊難度要大得多;五是受當今人們興趣愛好的影響,一些太極拳家過分追求健身作用,而忽略技擊,即使偶爾論及也僅從拳架的固定招式上探討,只守規矩而不能破規矩。由於這些因素的影響,許多文章內容給人千篇一律、華而不實的感覺,好像太極拳玄而又玄,讓許多熱衷於太極拳者不知所從。

  筆者根據十六載的習拳體悟及幾位恩師的點撥,認為當前太極拳在傳播中存在很多誤區,要學好太極拳,首先要弄清以下幾個誤區。


  一、力的誤區

  任何拳術在實戰中都必須以“力”作為根本,太極拳也不例外,沒有力就無法用於技擊,只能作為強身健體的一種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也能技擊的拳術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太極拳講究“放鬆”、“柔軟”、“用意不用力”以及“四兩撥千斤”等,並不是完全否認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學者換掉天生的笨力,具備太極拳所要求的“鬆柔彈性內力”,這是個換力過程。學拳之初,必須嚴格做到無須用力。過了這個階段,則非要有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蠻力、犟力,而是通過許多年的鬆柔不用力練習之後,練就的一種剛中寓柔(也即剛柔相濟)之力。陳氏十七世掌門人陳發科及陳照奎父子都有力舉二百斤的臂力,可見太極拳前輩是很注重增強力量的,力在太極拳中是不能輕視的。恩師馬虹曾言:“有力量就等於有了本錢,力量越大,本錢越足。”有了本錢,就可以隨心所欲;沒有本錢,技巧也是空的。沒有力量就如將軍手中無兵,縱有孔明之能,也只能紙上談兵。沒有力量,在實戰時就無法如意發揮,甚至反被對方所制。 

  過去太極拳是用來技擊的,不是用來健身的,因此不適合年齡偏大者學習。如今人們練太極拳的目的與過去大不相同,雖知道太極拳講究剛柔,但卻只知道柔不用力,不知道剛要用力和用多大力,所以目前太極拳在廣泛普及中過多地注重“柔”,而忽視了“剛”。


  要想成為真正的太極拳高手(能實戰技擊的),首先必須明白剛柔的真正內含,只有達到了剛柔相濟,方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太極拳技擊高手,而不是理論高太極拳中“剛”體現的就是“力”,雖講究不以僵力、蠻力、犟力體現,但必須以強大的力量為基礎,才可能去論巧力、內力。以柔克剛的“柔”也必須是剛柔相濟的柔;所謂的“外家拳”雖體現的是以剛為主,但(得其真傳者)也從未離開過柔,也講究剛柔相濟,只不過從開始就將“剛”擺在首位,與太極拳恰好相反,但最終還是爭取達到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柔相濟的目的:

  二、慢的誤區

  沒有哪一種拳術在實戰中能以慢取勝的,太極拳也不例外。那為什麼太極拳在練習時要追求慢呢?和“力”一樣,在初學階段是為了換勁的需要和追求理法、技法的熟練、規矩(即守規矩階段),力求達到動作協調,勁力順暢,內力充足.技法熟練靈活,因此太極拳所要求的慢僅僅體現在學拳的熟悉和提高階段上,當具備了以上條件後,就必須追求速度,由慢轉快,每個式子都要越快越好、太極拳要求的“以靜制動”也是一種避其鋒芒的應戰技巧,“靜”是等待最好的時機,“動”則是快速反擊,慢了則錯過良機:“靜”最終要過渡到快速的“動”。“後發先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都說明了“快”的重要性。陳氏太極十四世陳長興所著的《用武要言》是太極拳技擊的高層次理論。“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擊敵如迅雷,雷發不及掩耳”、“發手要快,不快則遲誤”,從這些話中也可看出沒有速度、不講究“快”的太極拳是不可能用於技擊的。

  三、拳架及推手的誤區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這是對練拳過程的概括。拳架開展則大方好看,緊湊則不中看。拳諺雲:“好看不中用,中用不好看”,道出了開展與緊湊的真正含義。參加套路比賽者,要想得獎牌,拳必須打得舒展大方。因此很多大型的套路比賽往往限制了拳架朝實用性發展,誤導練習者捨本求末;

  推手是檢驗拳架的“試金石”,在拳架和技擊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現在有的人誤把推手當成太極散手,這是天大的笑話,他們不知“推手”離太極拳散手技擊階段還相距“十萬八千里”(當然這是比喻,有點誇張);在掌握了推手八法之後,技法應在推手中充分體現,否則就只能啟下而不能承上,這也是許多人在推手比賽中比力氣頂牛的根本原因。如果將技法充分體現於推手中,誰還敢去比力氣、頂牛呢?現在,許多拳師傳授推手越來越簡單化,只侷限於基本八法之內,被無形之圈束縛而不知,仍自以為是,使後學者茫然不得其法。這裡可明確一點,套路和推手水平較高之人,不一定實戰技擊水平較高;而實戰技擊水平較高之人,也可能拳架及推手水平較高。

  有人說太極拳是“豆腐架子”、“好看不中用”,所有太極拳名家、拳師們都不承認,這是自然的。但許多名家拳師們卻又熱衷於推廣以“豆腐架子”為主的套路或簡化拳種,不是“豆腐架子”又是什麼呢!而拳擊是以實戰為主要目的進行推廣的,即使沒有中國武術那麼豐富全面的內容,但又有誰會說是“豆腐架子”呢!推廣簡化套路是給太極拳臉上抹黑,這不是前進發展,而是倒退(逐漸失其真意)。要改變這種局面,我認為在取名上要有區別:注重技擊的命名為“拳”;注重健身的簡化套路應命名為“操”或“功”,才不辱太極拳之英名。

  四、技法與規矩的誤區

  任何拳種都有較全面系統、較獨特的技法,而每一技法都有一定的“心法”。心法包含技法於其中,技法靠心法的靈活運用才能體現;心法是全面的,技法是片面的。現在有些發表在刊物上論述心法的文章很片面,不明真正心法,用於實戰就不能發揮作用。何謂心法?師傳“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就是對心法最好的概括,非真傳口授不能知。心法有其內在規律,前人早已歸納總結,純熟者便可靈活運用,非故弄玄虛,乃實實在在的東西,不知者難明其中之妙。“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並不是某些人解釋的只在推手中去粘住對方,去聽對方勁路,而是進攻和防守,根據對手所處位置、動作姿勢等,運用心法便可大致預知對方將從什麼角度;採用什麼方式向我發動進攻,胸有成竹地做好攻守的準備,即使打擊不到對方,也不會被對方所襲。

  拳術技法首先講究守規矩,然後破規矩。守規矩在書本,破規矩則須離開書本。先守後破,這是拳藝水平提高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太極拳守規矩的是拳架和推手,破規矩的是散手技擊。規矩在平時就要守好做到,使用時則全無規矩可尋,不再受規矩的約束。破規矩時,技法與拳架、推手在表面上要求不相同,而內在實質是一致的。如內外三合是守規矩時練習拳架的基本要求,但從破規矩角度分析,則內三合的主要作用是“防守”能加強自身的抗擊能力,“進攻”能最大限度加大自身整體的爆發力。外三合則是“防守”時能較好地保護自己,“進攻”能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有效打擊對方。《用武要言》曰:“何為打,何為顧,打即顧,顧即打,發手便是。”概括了內外三合要求中技擊的內涵。

  五、散手技擊的誤區

  太極拳難懂、難練,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習拳者都把主要精力花在拳架及推手上,而在有了相當水平後仍停留在原地,不能提高到技擊階段。散手技擊是太極拳的實踐功夫,拳架推手是理論功夫,理論不在實踐中檢驗是永遠達不到實用水平的。前輩們授拳有“打入場、打出場”之規,師父是徒弟的靶子,徒弟能打贏師父才可以出師,表明弟子已將師之所學全部學到手,要想進一步提高拳藝就必須另投高師,多方求教,反覆實踐檢驗所學,找出不足,增補新的“營養”,方能有望成為頂尖高手(楊露禪就是一例)。實踐檢驗的方法.除了散手技擊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因此可說檢驗拳藝水平高低的惟一標準就是“散手技擊”。現在許多散打愛好者。學不了多久就急於追求散打實踐,基本功不紮實就急於求成,不明武術真話,故有“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之說;而有些大極拳愛好者則相反.練拳時間過長,散打實踐較少.往往喜歡用推手取而代之,偏離正常的發展過程:有的書中還誤論太極拳技擊只須練習拳架和推手的聽勁、粘勁.使其敏感度極高就行,這樣技擊時自會廢付自如。無須進行交手實踐檢驗,還用拳諺“打拳時無人若有人,交手時有人如無人”來作為自己觀點的依據,實不知是錯誤地理解了此句的真實原意,用理論觀點來代替實踐是錯誤的,任何事情如違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之真理,那麼就必須糾正.免誤後學。  

  六、名家的誤區

  過去學拳的不易,創拳的更是不易:如今市場經濟則不同。編套路創拳的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五花八門的拳種、功法層出不窮,“神功、神拳”比前輩們創造的拳種要“神”上許多,且簡便易學,一學就會:過去幾年、十多年才能學好的,現在幾個月、一二年就全“學會、學好”,甚至十八般兵器樣樣都能在幾年內“精通”:有的“名家”善於隨意篡改前人套路而簡化成新的拳路,堂而皇之地成為“宗師始祖”,有的以傳“豆腐架子”而出名:他們不知過去的一個拳種要增減一、二式子,都要經過反覆比較.反覆實踐檢驗論證,方才定型編入拳路中,可謂慎之又慎,為的是避免貽誤後人。而今隨意加減拳式已成時尚,、太極拳的流派及套路多而雜亂,無須創新了,關鍵是如何把前輩們的精華繼承下來。提高“質量”,而不是追求“數量”:過去以武打天下,演變為如今以防身自衛、祛病健身為主,這是歷史前進和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過去許多較難練的精華絕技不可避免地受到失傳的威脅,有的甚至已經失傳:加上當代科技發達,人們生活節奏加快,與武術在時間和功力上的過高要求形成了一個反差,當代人超越前輩們水平的客觀條件受到了很大制約:因此.當代的武林“高手”已很難與過去的前輩們相比較.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

  以上觀點意在拋磚引玉,願與武術界同仁共同探討太極真話,為弘揚國粹盡一份力量:如有不當之處,誠望前輩同好指正。(文:段何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