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陕州《宝轮寺塔》

只要一到三门峡的风景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地标的古建筑宝轮寺塔,雄伟的峙立在开发风景区的偏东中央。也是现在古陕州遗址上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和石牌坊了。据说宝轮寺塔建于唐朝在张汴塬上塔坡。到了金代因佛教搬迁到陕州城,集中当地百姓用了两个月时间拆后,把砖运到陕州城,现在无法考证。宝轮寺塔高26.5米,一共十三层,由下到上逐渐收敛,第一层一人多高,人站起双手能扒住二层底边,用力才能楸起来,里边砖上刻有脚登的窝很光滑,道路崎岖来回拐弯不知路线,上不对就顶住头重新下来。1964年我和祖父去陕州西城门外找我祖母坟就上不去,1975年生产队在南泉割草,中午我上很长时间只上六层。能上到第十层,人从里边出来是在外边上。第一层有块长方形石碑,上刻三圣利宝塔建于大定16年,就是公元1176年。宝轮寺塔的建造融合了唐代密檐式和楼阁式塔的特点。秀丽俊俏雄伟壮观,塔的翼角悬挂52个铜铃,主要是防鸟垒窝,风吹铃响,如古琴铮鸣。站在塔前,以两手相击或用脚垛能听到如蛤蟆发出咯哇,咯哇的回音。所以,叫蛤蟆塔。它与北京的天坛回音壁,山西永济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大佛寺石琴并称为我国四大回音壁。站在宝轮寺塔下仰望它线条流畅的四方锥体塔身,不仅慨叹,这座砖塔代表着当时我国佛塔建筑的最高水平。从建成至今它经历了大小十六次地震和无数战乱,特别日本和国民党时期,形成拉锯的陕州城,你来他往,陕州城五次才解放。宝轮寺塔而今依然巍峨歭立在陕州风景区内,向人们述说着陕州城曾经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