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和珅由清變貪的一生!

說起和珅,那是貪官的代名詞。他的貪贓枉法是朝廷公開的秘密,所有的大臣乃至皇上都明瞭此事。但他是乾隆皇帝的寵臣,誰也奈何他不得,包括名義上執政的嘉慶皇帝本人。嘉慶三年,乾隆大上墓駕崩,和珅遂成為籠中獵物,一幅白綾了結了他的一生,他的財產成為皇帝和皇室成員的私帑。

扒一扒和珅由清變貪的一生!

其實和珅初始也是為官清廉,和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相互愛戴,並娶其為妻,仕途一路暢通,成了皇帝身邊的重臣。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雲南按察使海寧揭發大學士兼雲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汙,和珅接御旨赴雲南查辦李侍堯。起初毫無進展,後來和珅拘審李侍堯的管家趙一恆嚴刑逼供,才取得進展。他把趙一恆交待的事項筆錄下來,命人召來了雲南李侍堯屬下的大官員,由於證據確鑿,就連那些曾向李侍堯行賄的官員,也申明自己是被迫行賄的。和珅取得了實據,迫使李侍堯不得不低頭認罪。和珅也因此被提升為戶部尚書,在議政大臣處行走。案件審結後,李侍堯被判斬監候。不久和珅升任御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

扒一扒和珅由清變貪的一生!

查辦了李侍堯,鞏固了自己的政權。這時候一些官員就見風使舵了,見識到和珅的厲害之後,開始倒向和珅,並且向和珅行賄,這時候的和珅內心有種“成就感”,便勾結黨羽,扶持自己的勢力,一步一步走向泥潭的深淵,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和珅權傾朝野之時,並不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有三個人還是令他忌憚和頭疼的。第一個是阿桂,是當時的首席軍機大臣,是和珅在軍機處的上司,兩人矛盾重重,和珅一直想扳倒阿桂,但一直未能成功。第二個是劉墉,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也是乾隆帝身邊的寵臣,他與二人一正一邪,勢不兩立。第三個人其實官不大,但嘴皮子特能說,他就是紀曉嵐,紀曉嵐文采可是豔冠群芳,深受乾隆賞識,並有一次給和珅題匾“竹包”,諷刺和珅他們個個都是草包,和珅內心十分生氣,但一直也不敢報復,除了乾隆賞識紀曉嵐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紀曉嵐是馮英廉最得意的門生,自己家老丈人的門生,總該留點情面的,可見和珅十分懂得知遇之恩。

扒一扒和珅由清變貪的一生!

雖然貪汙是他的最大的過錯,但他的才華還是應該得到認可。有人將他與劉墉和紀曉嵐並列為清乾隆時期三大中堂。雖然劉墉和紀曉嵐均未入軍機處,但劉墉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紀曉嵐官至協辦大學士(從一品),按職級標準而言,稱為中堂是合理的。《清史稿》說“大學士非兼軍機處,不得為真宰相”。故稱為劉、紀為中堂還可以,宰相則不沾邊了。他雖然聚斂,但他確實善於理財。前幾任都因辦不到,而被罷職。之後,由於要花錢辦事,所以,還得靠和珅來弄錢。

嘉慶四年,嘉慶帝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11億兩白銀是什麼概念?我們放到今天的貨幣兌換一下差不多是253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