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對高考生會產生哪些影響?如何趨利避害?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大多學生和家長都喜憂參半,那麼,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小編從以下四個角度來為大家分析下吧!


高考延期原因分析

1、綜合研判了疫情發展態勢和影響作出的科學決策。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重點現已轉入對外防輸入、對內防反彈,面臨的防控形勢也不容樂觀。

2、尊重基層和群眾呼聲,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充分考慮與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3、有利於考生充分複習備考,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4、有利於統籌考試招生和各項考務安排,確保安全平穩順利。

高考延期對高考生會產生哪些影響?如何趨利避害?


高考時間並非一成不變

我國高考制度於1952年建立,當年高考時間為8月15日、16日、17日這三天,由全國統一命題,制定統一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1977年恢復高考,時間緊迫,全國各地來不及做好充分的準備,絕無僅有的一場冬季高考在全國拉開序幕。12月10日,570萬人同時湧進考場。

1978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當時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這種錄取制度基本沿用至今。高考時間也從冬天改為夏天,考試時間為7月20日至22日。

1978年至2002年,高考時間固定在7月,除1978年(7月20日-22日)和1983年(7月15日-17日)之外,都是7月7日、8日、9日這三天。

2003年非典時期,高考不但沒有延期,反而提前了整整一個月。之所以提前到6月,是因為有政協委員建議, 7月氣溫偏高自然災害頻發,影響考生複習與應考。

2003年至今,高考時間再未改動過。唯一一次例外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部分四川考生高考推遲到7月3日、4日、5日。

今年高考時間推遲到7月,從高考發展史上來說,早有先例可循。


高考延期帶來的影響


情緒

高考延期這個變化對所有考生都會產生心理壓力。高考如期舉行,考生受到的心裡壓力是相對小一點,考試時間發生變化的時候,心理壓力更大。


天氣

今年的7月7日,恰逢小暑節氣,天氣必然比往年更熱,對大多考生的考試狀態是個不小的影響。


假期

高考推遲後,準高三畢業生的假期肯定變短了!


以不變應萬變


定期溫習

每天睡前花二十分鐘回憶、溫習一下白天學過的知識,對於一些不好記的要點,可以做成知識點卡片,方便隨時學習和記憶。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的關鍵在於任務管理,將有限的任務分配到具體的時間。

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清楚自己各科學習的掌握情況,什麼時間複習什麼科目、以及科目中的哪些知識,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有針對性的去查漏補缺,而不是永遠陷在一個“坑”。


心態調節

在高考中,心態決定命運絕不是一句誑語。不要給自己過多心理壓力,要懂得釋放情緒,多與家長、老師、同學交流,多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平時的心態去擁抱未來。


家長要做好

作為家長,要在學習氛圍的營造上做出榜樣,儘量給孩子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各種測試、考試成績,要多體諒、包容、鼓勵,而不是指責。


切記,自律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生於非典,考於肺炎,二十年後回憶起來,應該也是一段不錯的回憶吧!

加油,祝大家七月高考大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