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寶快樂學法大賽表態:以法促信沒有止境

6月20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指導、法制日報社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快樂學法大賽現場賽在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成功舉行。

借貸寶快樂學法大賽表態:以法促信沒有止境

過去一年,首屆全國快樂學法大賽共計300餘萬人次參與,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引起了強烈反響。法制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邵炳芳邵炳芳表示,新一屆的活動將總結經驗,創新形式,讓普法更具吸引力、趣味性,讓法律更貼近群眾;並綜合運用報紙、網絡、兩微一端等多媒體平臺,向更多人全景展示法律的魅力和風采。

本屆比賽依託“快樂學法”微信小程序開展。平臺題庫以憲法為主,涉及公民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兼顧時政、法制史、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比賽獲勝的前三名選手,將有機會直接參加年底舉辦的總決賽。

四川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副處長邊疆,成都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副處長張婭,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唐浩凌,成都市武侯區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雲,法制週末報社社長、總編輯臺建林,法制日報社四川記者站站長馬利民等出席了活動。

馬利民表示,法律不僅要普及,更要以快樂的方式來普及,這是我們組織快樂學法大賽的初衷。冷冰冰的傳統式說教、灌入式法律知識學習,效果並不理想,已經脫離了實際。法制日報社主辦的全國新媒體快樂學法活動,就是要運用科技和網絡的力量,讓普法變得“可愛”起來,讓法律和法治信仰走進普羅大眾、走進田間課堂。

“全國新媒體快樂學法大賽的舉辦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唐浩凌說:“隨著新媒體格局的變革,人民法院的法治宣傳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著的新環境。快樂學法大賽不但啟發了我們普法宣傳的全新視角,引領我們找到全媒體時代司法宣傳的重要途徑,也讓我們深刻到感受到了快樂學習的重要意義。”

與會嘉賓表示,要以這次新媒體普法大賽為契機,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播法治建設正能量,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法治建設的熱情,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導人、以法治實踐惠及人,不斷擴大法治建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借貸寶快樂學法大賽表態:以法促信沒有止境

作為本次現場賽的特別支持單位代表,借貸寶副總裁曾軍在賽前發表致辭並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認為,法治社會的含義是:一切個人和組織的一切行為都要合乎法律。調研發現,親朋好友之間的借貸,大部分沒借條,即使有借條,大部分也不規範,容易引發矛盾、糾紛,法律介入經濟、時間成本很高。

“借貸寶是朋友間打借條的工具,能夠留下整套的有效電子證據。借貸寶協辦“快樂學法”大賽,就是希望讓《合同法》《電子簽名法》更深入人心,電子證據應用更廣泛,從而讓借貸更規範,社會更誠信。”

對於當前行業發展,曾軍以武侯祠裡的著名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為引,表示治理行業和治理國家一樣,要攻心,不要好戰;要審時度勢,不要過寬過嚴。

他介紹稱,借貸寶的貸後部門名叫促信——促進信用。促信的方針是:寬嚴相濟,以法促信。寬,是指儘量讓債權人、債務人達成和解,如果債務人當下確實有困難,那就和債權人商量展期或者分期還款。“人熟是個寶,只要態度好。”嚴,是指對態度惡劣的債務人,促信幫助債權人提起訴訟仲裁。

促信兩個字拆開是人足人言。“我們真是走了千山萬水,說了千言萬語。以前,一些地區基層法院很少接觸電子證據,下判決比較猶豫。我們只好面對面溝通,打消疑慮。現在好了,越來越多的法院理解、認可電子證據,越來越多的判決書公開可查,《合同法》《電子簽名法》越來越深入人心。”曾軍表示,以法促信沒有止境,“不學法即寬嚴皆誤,能攻心則賴賬自消。”借貸寶希望,持續優化產品,加強外部合作,通過法律程序,更低成本、更短時間將失信者送上失信名單。既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又防止債務人多頭負債,讓社會更和諧、更講信用。

據瞭解,借貸寶為個人和中小微企業的小額借貸提供撮合、登記、貸後管理等服務,致力於從根本上解決個人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立4年多,註冊用戶已超1.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