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按照之前的pipm模型,笔者将继续为大家分析CBA国产得分后卫的特点。在之前分析了一些优缺点比较明显的国内得分后卫之后,笔者此次将把目光投向广厦队,为大家分析他们的两大得分后卫刘铮和李京龙。其中,前者是李春江最为器重的外线大闸,后者则是李春江的爱子。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在分析球员的具体特点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刘铮的场上位置进行阐述

在通常的认知里,多数人可能会对【刘铮划入得分后卫】这个概念产生疑虑。事实上,刘铮的确不是固定在这个位置上的:赛季初期,赵岩昊因伤休战,刘铮在场上的位置更趋近于小前锋;而在赛季中段,由于艾伦·杰克逊离队,孙铭徽和赵岩昊同时休战,刘铮还在部分场次里客串起了控卫: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后续的情况是:第一、随着广厦的伤兵逐渐归来,刘铮很少再去客串控卫了;第二、李春江后续在做轮转的时候,小前锋位置上还有威尔斯赵岩昊(比刘铮更高)甚至朱俊龙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更愿意把刘铮在场上的位置划分为得分后卫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而刘铮之所以无法长时间担任控卫这个角色,是因为他的运控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即便广厦赋予他控卫的职责,他也很难像小外援或者孙铭徽那样频繁发起挡拆——要知道,挡拆可是现代篮球里最重要的阵地战起手式。

而即便成功发起了挡拆,刘铮也很难靠挡拆这种方式来辐射全队

这里面的部分因素是,刘铮的传球手法和视野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很难在挡拆完之后把球交到合适的队友手里。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刘铮的持球投和突破技术都存在相应的缺陷。挡拆之所以可以辐射全队,是因为挡拆持球手可以靠着自己的持球投技术(尤其是持球投三分技术)或者突破攻筐技术(或者两种因素兼有)频繁改变对方的防守阵型。

山东队的哈德森,就可以靠着自己的持球投三分球技能迫使易建联扩大自己的防区;山西队的富兰克林,则可以靠着自己的突破攻筐技术为队友创造空位接球投的机会。

而刘铮所具备的技能无外乎一种:持球投中距离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在球队阵地战陷入瓶颈的时候,刘铮确实能够靠着这种来帮助球队消化球权;然而,这种方式对于防守方的威胁是最小的,防守方也很难因此改变自己的阵型,进而漏给进攻方更多的空位接球投机会。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李春江之子李京龙身上。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李龙龙运控技术不佳的问题,会比刘铮更为明显。广厦在阵地战进攻陷入困境的时候,也会让李京龙去承担一部分挡拆的任务,但李京龙就会出现下图中的这种选择: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李京龙运控技术不如刘铮的结果是,他在阵地战会有更多的局限性,很难在进攻端承担更多的终结戏份。数据显示:当李京龙在场的时候,他终结进攻的比例是15.8%,而刘铮是

17.3%

当然,与一些只能做定点接球投的国产2-3相比,李京龙还是能够消化掉更多的球权。这里面的重要原因是:李京龙的接球投技术更好

李京龙出手速度极快,他能够在无球侧借用队友的掩护之后快速接球出手;他接球投的抗干扰能力也更强,能够迎着防守人频繁出手定点接球投三分: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另外,和原帅、姜伟泽等射手相似的是,李京龙也会在快攻中两翼跟进,从而寻求在两侧获得接球投的机会: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得益于此,李京龙的三分球出手频率会明显高于一般球员。赛季至今,李京龙每36分钟要出手8.5次三分球——在同位置的国内球员方面,只有姜伟泽、西热力江两名球员能够在三分球出手频率方面超过他: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李京龙本赛季在进攻端的最大问题是:33.6%的三分球准星根本达不到良好离别。不过,考虑到李京龙过去几个赛季出色的投射水准以及他本赛季初段遭遇伤病等因素,笔者更愿意相信:李京龙本赛季的三分球准星,有小样本失常的因素

但必须承认的是,不能维持三分球准星这一前提条件明显降低了李京龙本赛季的整体进攻影响力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正如前文所述,李京龙的运控技术其实制约着他终结进攻比例的上限(产量上限不够高);而他又很难突到效率最高的篮下完成出手,所以过往也只能靠着

非凡的准星来维系效率,这恰恰是他这个赛季没有做好的事情。

事实上,李京龙这个赛季在技术环节有了改进,他会在定点接球之后做一些定点突到中距离之后的出手。但事实上,这种方式既无法帮助他提高产量上限(只是把定点接球投部分转换成了定点突破),也不能提升他的效率,他的中距离命中率只有34.4%(相当于22.9%的三分球命中率):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与之相对的是,尽管刘铮很少出手三分球,他还是能够借助于大量快攻中的攻筐来获得更多的篮下出手机会: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因此,本赛季至今,刘铮在得分效率方面也明显优于李京龙——他的真实命中率为54.7%,而李京龙为48.6%。

在俩人同样很难辐射全队的前提下,刘铮在进攻端靠着更高的产量和效率

,能够交出比李京龙更好的进攻影响力。而在球场的另一侧,情况就明显有所不同。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李京龙对抗和横移技巧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并不适合频繁去承担单防对方外线箭头的任务,对方的外线箭头甚至会刻意去找他

但由于李春江教练在防守端非常强调防守的侵略性,球员们在防无球时也会被要求尽可能地去刷卡协防——对于自己的这位爱子,李春江教练同样不会放低对防守的要求;在李京龙防守表现不好的时候,李春江也会将其换下。

因此,李京龙的防守影响力在同位置国内球员中更趋近于【中下游】而非【倒数】。而刘铮在这一侧的表现,则非常全面。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刘铮横移技巧出色,对抗也更好(比球队的小前锋赵岩昊更好),是球队防守对方外线箭头的最佳选择之一——李春江所倚重的另一位国产外线大闸是孙铭徽。

在具体的场合里,李春江在安排单防对位的时候,也不会刻意强调孙铭徽或者刘铮谁去防对方的箭头;但从俩人的体型差别看,孙铭徽会比刘铮更适合去体型和自己相近的后卫外援,而刘铮会比孙铭徽更适合去对方侧翼体型的外援(比如:富兰克林)。

刘铮防守压迫性很强,单防时也非常善于用手去骚扰对方或者直接伸手去掏球,对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把球断走: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由于李春江教练非常强调防守的侵略性,球队的4-5号位球员会被频繁地要求到上线,和刘铮/孙铭徽一起延误甚至夹击对方的挡拆持球手,进而迫使对方的挡拆持球人出现失误: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另外,即便是在防无球的过程之中,刘铮也会四处骚扰,随时做好造成对方失误的准备。得益于此,广厦在造对方失误方面可以在CBA自成一档: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dpipm模型也认为,刘铮在防守端的影响力在同位置国内球员中自成一档。下图的横轴代表机构影响力(越靠后进攻影响力越高),纵轴代表防守影响力(越靠上防守影响力越高),刘铮无疑是最靠上的那个球员:

两极化?李春江爱徒和爱子在球场上的细节差异

在下期文章里,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些其他耳熟能详的国内得分后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