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铸芳华:河北钢铁60年——得失,悲喜,浮沉

一,河北第二,日本第三,唐山第四”。

隐患发作:经历“寒冬”才会成长

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短暂危机后,2009年出现“回光返照”,钢材价格一度高达5000元/吨。此前,各地实行“淘汰落后、结构调整”,不少企业却抓住机会“压小上大”形成更大产能,民营企业中1000立方米高炉比比皆是。这为下一轮行业危机埋下了隐患。

从2012年开始,钢材价格急转直下,吨钢利润越来越薄,从一部手机,到一斤猪肉,再到一瓶矿泉水。到2015年底,粗钢价格只有1440元/吨,价格严重偏离价值,综合价格指数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全行业大面积亏损。2014至2015年的“寒冬”,是钢铁行业最难过的日子,不少企业负责人记忆犹新,至今后背发凉。

2013年,国家开始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此时,河北有2.8亿吨产能,占全国四分之一。此后的5年,国家要求河北不仅不能有一吨增量,还要在存量基础上压减6000万吨,占全国四分之三,相当于德、法两国的粗钢产量。

百铸芳华:河北钢铁60年——得失,悲喜,浮沉

压减产能,不仅因为行业危机,更有环境考量。我国钢铁生产还处在长流程阶段,高消耗、高排放难以避免。生产一吨粗钢需要1.6吨高品位铁矿、0.5吨焦炭。按最近5年河北年产粗钢1.8亿吨计算,每年有至少5亿吨的原燃料、成品钢材大进大出,其中很大一部分靠公路货运,间接形成新的排放。

“黑色产业”遇到绿色困境。河北5年内至少压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影响60万人就业、500多亿元税收、近千亿元资产损失。

回头再看新世纪前15年,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钢铁行业经历了一轮从浮到沉的完整周期,前12年高歌猛进,后3年飞流直下。那些在本世纪初才初次涉足钢铁的民营企业家,在这轮周期中接受了一次完整的市场经济教育,他们不再冲动、盲目、大胆,而是更加成熟、稳重、老练。

至暗时刻,往往预示着黎明的即将到来。随着去产能的累积效果显现,2016年春节一过,钢材价格在第一季度一路升到2640元/吨,不少苟延残喘的钢企重新活蹦乱跳。2017年,全国打击消灭数千万吨非法“地条钢”,隐藏地下多年的“杂牌军”出清,正规钢铁企业欢呼雀跃。

到2017年底,河北省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去产能任务。这一年,全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这一年,河北生产粗钢1.91亿吨,未来3年将继续压减2000万吨钢铁产能,河钢集团在全球50大钢铁企业排名第四,津西、敬业、纵横也进入前50强。

转型加速: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全球钢铁生产中心”和“世界第一钢铁大国”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中国身上。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未来3年,河北钢铁行业将进入以“大重组、大搬迁、大调整、大提高”为特征的转型发展期、秩序重建期。

当前,河北钢铁工业发展有五大突出任务要完成:一是绿色发展,环保治理继续升级;二是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装备升级改造,走工艺技术装备综合配套大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之路;四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由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五是借去产能、环保治理和兼并重组之机,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百铸芳华:河北钢铁60年——得失,悲喜,浮沉

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钢铁在加速工业化阶段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在加速工业化完成后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供给工业,还会持续发展。河北钢铁工业只有解决了当下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才能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走向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前,在高端、细分市场,我国每年还要进口几千万吨技术上达不到或成本上不经济的高端钢材。钢铁领域的创新永无止境,未来若干年,我国钢铁行业仍需苦练内功,在技术积累上弥补差距、争取赶超。当我国钢材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将向短流程电炉炼钢转变,排放将大大降低,环境友好程度大为提高。为此,全行业要保持历史的耐心。

百铸芳华:河北钢铁60年——得失,悲喜,浮沉

百铸芳华:河北钢铁60年——得失,悲喜,浮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