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庙,我回来了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五月的深圳,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时而大雨瓢泼,时而骄阳似火。

深圳的天气,着实调皮得像个孩子,让你没有一点点防备,任由思绪在它肆意撩动之下渐渐烦乱。

一个人看着窗外,努力想让自己放空,却被隐约飘来的歌声打断了情绪。

“给我你的心作纪念,我的梦,有你的祝福才能够完全。风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我们的爱,镶在青春的纪念册。”

原来是可米小子的《青春纪念册》。

依稀记得大学时候每次听到这个歌,只是单纯觉得旋律好听,并没有细细去品味歌词中蕴含的情感。

今年,是我毕业后的第四年。

当同样的歌声再次响起之时,终于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迫不及待地去翻开属于自己的青春纪念册: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那一年,我们在桂庙新村撸着串,喝着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着看似遥远的未来;

那一年,我们在桂庙新村打着球,哼着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书写着放荡不羁的青春;

那一年,我们没有想到:

也许未来,

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一年


重回桂庙新村,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次追忆之旅。

熟悉的牌坊,熟悉的涂鸦,熟悉的小吃,不熟悉的只是那些朝气蓬勃的新面孔。

恍惚之间,我才突然意识到:我不再是深大学子了。

那么今天,我将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带大家走进这个号称深圳最小清新的城中村 ------ 桂庙新村。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桂庙 = 龟庙?

桂庙新村地处南山区白石路和学府路交叉口,背靠深圳大学,与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仅一路之隔,大名鼎鼎的腾讯滨海总部正是坐落于该产业基地内。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关于“桂庙”这个名称的由来,其实是源自于“龟庙”的谐音,相传是原始村落村民在此建庙供奉神龟而得此名。

作为南山区最早立村的村落之一,桂庙新村见证了深圳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自身亦通过农村城市化改革与特区共成长。如今的桂庙新村,通过与深圳大学“一村一校”的战略合作,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青春文化和人文风景线,逐步成为深圳年轻人最为热衷的休闲和创业场所之一。


桂庙和深大,缺谁谁尴尬

提到桂庙新村,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深圳大学。确实,背靠深大的桂庙新村,早就成为了深大学子的后花园,也是每一个老深大人不可磨灭的青春印记。毫不夸张地说,桂庙新村承包了深大人衣食住行的一切需求。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早在02年,由于学生宿舍的紧缺,深大就通过与桂庙新村合作,采取租赁部分村里自建楼的方式解决学生住宿问题。虽然后面深大高大上的宿舍楼建成后很多深大学生搬回了校园,但还是有不少学生为了追求自由选择继续住在桂庙新村。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一路上随处可见的涂鸦,眼花缭乱的美食,以及宣传栏上密密麻麻的创业项目介绍,无不书写着深大人独家的青春记忆。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你好,请叫我广东省卫生村

不同于其他城中村,桂庙新村的整村面貌十分的清新脱俗。整洁宽敞的路面,色彩斑斓的沿街立面,井然有序的停车环境,让人会有种行走在欧洲某个街道的错觉。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村里布置了不少休闲公共空间,这在城中村是非常少见的。住在这样的城中村,相信整个人都会感觉神清气爽。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当然,桂庙新村也不是没有握手楼。但是,在这里,握手楼竟然也会令人觉得毫无违和感。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租金?贵不贵你说了算

经过走访,桂庙新村的租房价格大概为:

单房月租金2000元/月左右;

一房一厅月租金2500元/月左右;

两房一厅月租金4000元/月左右;

三房一厅月租金基本在5500元/月以上。

这个租金可能很多小伙伴会觉得比其他城中村稍微高一些,这其实是因为桂庙新村整体村内环境和居住人群素质较高决定的。

当然,就小编来说,为了楼下那些诱人的小吃,和来来往往的长腿MM,这个租金我觉得不贵!


来了桂庙,就是吃!

重头戏来了!

桂庙新村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

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吃!

在网上,深大学生把桂庙的小吃街称为“颓废一条街”,足以见得桂庙新村美食的诱惑力。接下来小编我就带大家走进几家桂庙新村的明星餐厅,一起领略下桂庙的美食。

一、妈妈厨房(桂庙新村67号一楼)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妈妈厨房这家店的位置并不好找,在一个小巷子的拐角里头。这家店印象中以前生意挺一般的,但是自从推出卜卜贝火锅,人气一下就上去了。听朋友说现在周五晚上想去妈妈厨房就餐,基本需要等十桌以上才能排得上号。

对了,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卜卜贝。这边小编我科普一波:

卜卜贝原是佛山当地的美食,因白贝开壳时会发出“卜卜”的声音而得名卜卜贝。卜卜贝2017年才引入深圳,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登顶深圳的宵夜界。而桂庙的这家妈妈厨房,正是南山首家卜卜贝火锅店,而且价格十分亲民,人均47基本吃到饱。唉,真羡慕现在在深大读书的学弟学妹们。

妈妈厨房店内的环境比较普通,但是人气十足,座无虚席是常态。除了卜卜贝火锅,他们家的海鲜炒粉、炸腐竹、以及自制芋圆糖水也是好评如潮。小编我就不做具体的美食评测了,先晒一波图,好不好吃你们自己来体会。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二、红姐北方饺子馆(桂庙新村42-1号)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走,今晚我请你们去红姐家吃饭!”

犹记得在大学时期,红姐是我和舍友们最常去的饭店。因为小时候有在东北生活过的经历,小编我对东北菜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每次去红姐店里吃饭都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在菜馆林立的颓废一条街,饺子馆可谓是一股清流。红姐家的饺子都是现包的,皮薄馅厚,有白菜、芹菜、韭菜等各种馅可以选择,当然如果选择混搭也不错。此外,他们家的拔丝地瓜做得也很地道,底部有一层糖纸,甜度适中,完全不会让人觉得很腻。当然,红姐家的推荐菜品不仅仅是饺子和拔丝地瓜,像是松鼠鱼、酱骨架和铁板牛排,小编都觉得非常不错。人均价格50元,不算特别贵,值得推荐。

三、外婆香冒菜(桂庙新村74-2号)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和红姐饺子店一样,外婆香冒菜也是颓废一条街上的老店。虽然小编个人不是很喜欢冒菜,但我的朋友们都特别钟爱,于是我也就把它纳入推荐列表。这家店的店内环境算是这条街上比较好的了,但是人均也不过25左右,非常实惠。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这家店基本属于自助的,汤底辣度可以自己选,不喜欢吃辣的小伙伴可以选择番茄汤底。菜品方面重点推荐鸡胸肉和巴沙鱼,可以自主选择加面或加饭,看个人喜好了。

四、心怡甜品店(桂庙新村59栋103室)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刚踏进心怡甜品店,老板娘就热情地对小编我喊道:“又回来喝糖水啦”。

真是满满的回忆杀。

在如今甜品店林立的时代,心怡甜品店的环境不算好,甜品的品相也不算上乘,但是老板娘依然不忘初心,亲力亲为地做每一份甜品,这也是这家老甜品店多年屹立不倒的原因。在心怡甜品店,我们更多的是吃一份情怀,当然他们家本身的甜品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也很公道(基本在10元以下)。

哦,对了,心怡甜品店虽然不在主街,但位置还是很好找的。因为它正对着桂庙新村著名的大榕树,所以不知道路的小伙伴直接问路人大榕树在哪就可以了。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交通出行

地铁站:离桂庙新村最近的地铁站是南山站,但是依然有1.3公里的距离。因此习惯地铁出行的小伙伴可能会稍微觉得有点不方便。

活在深圳 | 桂庙,我回来了

公交站:桂庙新村周边有三个公交站,分别是南海大道上的桂庙新村站、学府路上的桂庙站以及白石路上的桂庙村口站。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知道了桂庙新村要拆除的消息,其实小编的内心也是很复杂的。

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下,桂庙被高楼大厦取代已成为必然,但我们在桂庙的青春印记并不会因此被抹去。

愿我们陪伴桂庙走完它最后几年的征程,不让青春留白,这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